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经济转型下发展“葡萄串经济”适逢其时

栏目:产业    来源:互联网    作者:肖鸥    发布时间:2017-03-30 12:34   阅读量:5125   

这些年来,虽然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经济增长速度也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即便在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经济增长速度也一直维持在6.5%以上。随着各项政策作用的发挥,经济步入正常轨道,经济增长速度也将回到7%以上。但是,经济发展的短板也在不断暴露,产业趋同化、产品同质化的现象日益严重。一方面,产业目标、产业规划趋同化。绝大多数地区提出的产业规划和目标,都集中于几个方面、几大领域,形成各地在招商引资、引进项目、投资产业等方面,都只能依靠政策、资源、资金等提升吸引力,使招商、引进项目的成本不断提高,代价不断扩大,甚至项目投资后所能产生的效益,抵不上付出的代价;另一方面,产品结构越来越同质化。多数地方都没有形成产业集群,而是分散状态下的产品同质化,导致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差,恶性竞争现象越来越严重,产品生产出来以后不需要进入国际市场,在国内就已经打得不可开交,边际效益极低了。

正是因为产业趋同化、产品同质化现象的日前严重,也使得地方经济发展进入怪圈,进入过剩与短缺并存、供给质量不高的非正常发展轨道,经济规模的扩大很难真正体现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数量的扩充也很难反映经济质量的提升。所以,如果再不调整思路,转变观念,经济发展就有可能进入死胡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将更加不合理。如何改变这样的格局,笔者认为,探索“葡萄串经济”发展新模式,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经济转型下发展“葡萄串经济”适逢其时

一、“葡萄串经济”具有裂变或发散功能

所谓“葡萄串经济”,顾名思义,就是象葡萄串一样的经济,亦即不是依靠个体独立存在或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个体拼凑在一起的经济,而是通过裂变或发散功能形成的、关联性极强的产业集群、企业集群。这里所说的关联性,主要是指技术、门类等方面的关联性,是产业链各端的关联。由于企业间的关联性比较强,技术相近或相似,因此,由“葡萄串经济引发的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只是这种竞争,不象传统意义上的竞争,竞争的规范性更强,能够有效传统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的问题。所以,“葡萄串经济”对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地区经济发展能力的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形成更具效率与作用。

所以说“葡萄串经济”能够让竞争更激烈、更规范、更有序,是因为“葡萄串经济”是通过以项目带项目、以科研促科研、以信息聚信息、以效率提效率、以企业引企业的方式形成的,具有裂变和发散功能。所以,每个“葡萄串”的形成,都呈现高度集约化、高端化、技术化、市场化特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地区特色,对区域经济发展极具效率与作用。

而“葡萄串经济”的裂变和发散功能,则源于这样两个方面。一是裂变,主要是依赖于“母企业”的派生和分立,特别是技术人员另立门户,更是主要方式。因为,一家大型企业诞生以后,不可能永远独家存在,要么自身裂变成越来越多的业务和技术板块,要么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另立门户,设立新的企业,且与“母企业”具有技术相似的特点。很显然,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另立门户是企业裂变的主要方式,就象深圳的电子企业、互联网企业一样,多数都是通过裂变形成的,是对“母企业”的互补,也是对“母企业”的推动与促进。

二是发散。“葡萄串经济”的发散功能,可能主要源于以商引商、以企引企,它与裂变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产业的紧密度要差一些,更多情况下,是不同类型的企业进入到同一个产业园区或产业集群区。其主要特点,就是企业来源的地区特色更明显,有可能形成一个产业园区或产业集群区的企业大多来自于某个国家或地区,形成地区式产业园区或产业集群区,在产品的销售、劳动力资源配置等方面更具优势、更加成熟,劳动力互助能力更强。

而一旦通过裂变或发散功能形成“葡萄串经济”,其产生的裂变和发散效应也会更大,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力、形成区域经济特色的作用也会更大。凡是具有“葡萄串经济”特色的地方,产业的特色也更鲜明,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也更强。

经济转型下发展“葡萄串经济”适逢其时

二、发展“葡萄串经济”的作用

“葡萄串经济“的作用很多,就目前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可以有效提升经济增长含金量。如果说在严重短缺的经济背景下,需要通过数量和规模的快速扩张,提升经济发展信心,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话。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必须转向质量和效益、品质与内含、品牌与影响了。因为,无论是市场需求还是生产供应,都不能满足于最低端、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必须向中高端和发展方面转化。

很显然,现行的生产格局和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是无法真正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需要的,而必须做出转型。而“葡萄串经济”由于是通过裂变形成的,是产业不断拓展和延伸的结果,虽然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同质化。但是,由于在裂变过程中对产品、技术的要求过高,且没有足够的技术含量就不可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因此,每个裂变的企业都会更加注重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注重与别人不一样,注重自身特点。所以裂变过程就极有可能是产业的延伸、扩张和提升过程。有的则会为了避免走别人的老路,或者取得更大的市场影响,会另辟蹊径,走出一条新路。如阿里巴巴在杭州的裂变,就让杭州形成了围绕电商的“葡萄串经济”。再如当年浙江温州、台州等地,就形成了许多领域的“葡萄串经济”经济。

其二,可以有效缓解资源紧张的矛盾。与完全分散的自主发展模式不同,“葡萄串经济”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可以有效缓解资源紧张的矛盾。因为,凡是通过裂变和发散形成的企业,都会以“母企业”为榜样、以“母企业”为范本,不可能象分散模式下的企业一样,依靠拼资源、拼劳动力、拼环境等提升市场竞争力,而更擅长于内含的提升和品质的提高。本着这样的发展思维,其对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就会更加深入、更加主动,会在企业运行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

要知道,从“母企业”中走出来自己创业的员工,大多对“母企业”的技术、产品、质量等是非常了解的,对“母企业”为何具有市场竞争力十分清楚。要想与“母企业”竞争,就必须在资源利用等方面超过“母企业”。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着新企业在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与探索,而裂变和发散企业在技术、工艺以及资源利用方面的提升,也会倒逼“母企业”不断改进工艺、提高技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深圳在高科技企业林立的同时,也是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应当说,发展“葡萄串经济”,是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的。因为,“葡萄串经济”讲究的是以“我”为主。要想做到以“我”为主,就必须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特色,有与他人不同的地方,有过人之处。想一想,企业是从“母企业”裂变和发散而来的,是自己选择当老板,而不是拿着一笔钱享受的。自己成了老板,就要有老板的生存法则,有老板的样子。如今,在很多地方都有从阿里、腾讯、百度等企业裂变出来的新企业,这些企业,也大多有自己的新思路、新目标、新技术、新道道。而凡是通过裂变或发散出来的企业,一般情况下,也不会与老东家作对,而会以自我为中心,另辟蹊径。不仅如此,裂变和发散以后的企业,还能进一步裂变和发散,与“母企业”进行良性竞争。除非是带着情绪离开“母企业”的。否则,一般情况下都不会与“母企业”恶性竞争。相反,会通过他们的裂变和发散,不断扩大“母企业”的影响,提升“母企业”的地位,改善“母企业”的形象。

最后,可以有效夯实地方经济基础。由于“葡萄串经济”是通过和发散形成的,且大多不是直接引进的项目和技术,而是由企业辞职员工创业形成的。因此,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企业管理等方面更加注重自己的特色与品牌,注重与市场对接,所以,研发出来的技术与产品,也往往能够在市场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提升了,整个经济增长的效率就会提升,经济基础就会更加扎实。

更重要的,一旦“葡萄串经济”的效应得到发挥,企业裂变和发散的速度加快,总部经济的特征也会越来越鲜明。因为,绝大多数企业都是通过自我创新、自主创业形成的,是从小企业逐步发展成大企业的,自然,都是大大小小的总部,而不象目前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的企业,一般情况下都是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或末端。很显然,产业链低端和末端的企业,是很难夯实经济基础的,也是很难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只有通过“母企业”裂变和发散出来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才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才能真正成为总部经济的一员。

经济转型下发展“葡萄串经济”适逢其时

三、江苏有条件探索“葡萄串经济”发展新模式

由于全国各地已经有了不少“葡萄串经济”的成功案例,尤其象杭州,一家阿里就诞生了无数小阿里,腾讯也在深圳带动了许多小腾讯。相反,江苏的“葡萄串经济”却不明显,所以,可以探索发展“葡萄串经济”新模式。

(一)江苏有发展“葡萄串经济”的先例。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江苏也有过不少发展“葡萄串经济”的成功案例,如昆山的台湾企业群,就是典型的“葡萄串经济”,亦即通过以商引商、以企引企,形成了以台湾企业为主的各类产业园。应当说,正是台资企业的大量涌入,才使得昆山经济出现了腾飞。又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常州的轻纺经济,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葡萄串经济”的影子,是早期的“葡萄串经济”。

但是,由于这些“葡萄串经济”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随着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产业调整力度的加大,如果不及时进行产业转型和产品升级,就只能逐步被淘汰,“葡萄串经济”也就很难再维持。这一点,常州比较明显。昆山的台资企业“葡萄串经济”,也正面临新的考验。但不管怎么说,江苏是有“葡萄串经济”的基础的,是可以继续探索“葡萄串经济”发展模式的。

(二)江苏经济的产业趋同化、产品同质化加剧,为发展“葡萄串经济”提供了条件。

在经历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以后,尽管江苏的经济总量高居全国第二,且不断缩小与广东的差距。但从江苏经济的特色来看,产业趋同化、产品同质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无论已经形成的产业,还是各地确定的产业发展目标,几乎相同,很少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在这些产业中,化工、钢铁等重污染、高能耗企业还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经济转型的压力就相当大,环境的承载压力也相当大。

不仅如此,江苏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房东经济”的特征太过明显,创业创新的特点明显不如浙江、福建等地,更别说与深圳相比。创业创新动力不强,经济的内在动力就不足,诸如总部经济这样的具有“葡萄串 ”效应的企业就很少。想一想,一个阿里就让杭州整个城变成一个电商城,就能一只手机走全城了。那么,江苏有哪个城市具有这样的功能和企业效应呢?化工企业再多,又能对地区经济发展形成怎样的拉动作用呢?能形成化工企业的“葡萄串经济”吗?显然不行。就是行,按照目前的环境承载能力,也不能维持。所以,必须转变思路。

(三)江苏如何发展“葡萄串经济”

首先,要确定好产业定位。不同地区必须有不同的产业定位,而不能照搬别人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不能笼统地谈几大产业、几大重点领域,而必须依据自身特点,提出适合地区发展特点的产业规划。譬如苏南几大城市,就应当重点发展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培育自己的总部经济,而不要寄希望于到外而引进企业总部。

其二,整合教育与科技资源。要积极利用江苏科技、教育发达的资源,有效整合这方面的资源,发展“葡萄串科技”、“葡萄串教育”、“葡萄串技术”,让技术生出技术,让科研生出科研,让产品生出产品,而不能再通过所谓的招商引资引进一些低端、趋同的产品。尤其应当避免再躺在“房东经济”的快乐椅上。

再者,要大力发展“葡萄串旅游”。通过整合全省旅游资源,至少要通过整合苏南、苏中、苏北旅游资源,实行旅游区域化、区域内部全域化,而不要单纯地讲全域旅游,把各地的旅游资源串起来、连起来、整合起来。

最后,要有长远眼光。发展“葡萄串经济”,极有可能会牺牲一些短期利益,眼前利益,特别是政府的政绩。因为,“葡萄串经济”需要一个过程,需要通过企业或产业的裂变和发散才能形成,如果过度考虑眼前利益,就不可能在培育企业上下功夫,就会把资源全部给了那些可以带来眼前利益的项目上。我们说,大企业、大项目要招,但可以培育成大企业的小企业、小项目更要招。只有把小企业培育成大企业,才有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葡萄串经济”。阿里也是由小做大的,腾讯也不是一夜之间成为目前这个模样。

热搜:经济,葡萄,经济,葡萄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经济转型下发展“葡萄串经济”适逢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