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玉文/图
翻开窑洞的门帘,一股凉气直扑上来,樊冬平不由打了个冷颤。担忧那25箱蜜蜂,他裹上棉袄跨出门第三次去检查。
1月8日,山西省汾西县的山区,气温在雪后骤降。“这小物品可是挣钱的门路,不能够有啥闪失。”樊冬平说,养蜂的花粉快不够了,昨天冒着雪赶了近60里的山路到城里,买了3000元的花粉,说啥也得让它们吃饱。
搁在之前,这样的情形绝对不会出现,缘由是这笔钱要先紧着处理一家人吃饭和孩子上学问题。
41岁的樊冬平是汾西县佃坪乡圪台头村村民,上有82岁的母亲,下有11岁的儿子,自己又得了跛腿残疾,老婆逝世后一直单身,他是家里唯独的劳动力,在村里也是出了名的贫苦户。
“过了腊八就是年。”农村更讲求这个说法。借着农业生产进入冬闲,樊冬平一家三口守着4亩玉米和一年几百元的低保,往年就在这三口窑洞里“猫冬”过年。
这个冬季,与以往不一样。骑着那辆才买不久的三轮蹦蹦车进进出出,县乡之间一趟趟地跑,老樊显得非分特殊劳碌。
“要说这些变化,还得从王书记那几次敲门开始。”樊冬平说。2015年8月的一天,一名穿戴普通的生疏人敲开了他的窑洞门,自我介绍后便跟他拉开了家常,本来他是从省垣来到村里当扶贫第一书记的王小龙。他问了一些收入情形,老樊也没当回事。
不多久,老樊的家门再一次被王小龙敲开。“老樊,给你个谋生干不干,一年少说能增收5000元,处理孩子上学和老人看病问题,未来脱了贫,再婚也不是没也许。”一番话戳到了樊冬平的把柄,让他有些心动。
“能有这好事?”老樊迟疑中准许了。
圪台头村的山坡上密布着槐花和荆条花,花开时引来很多蜜蜂,考虑樊冬平的劳动能力,王小龙为他量身定做了养蜂的脱贫筹划。
“别怕,我跟你一起干,给你蜜蜂,教会你技术。”王小龙给了他一颗定心丸。
一个月后,樊冬平家迎来了王小龙带来的15箱蜜蜂和省科技厅的养蜂技术专家。
“他们一待就是两个月,从蜜蜂繁殖、豢养、采蜜到蜂王浆、蜂巢的利用,手把手地教我。”樊冬平说,自己能靠本领挣钱了,感到满身有使不完的劲。
这以后,王小龙更成了老樊家的常客,为他联络专家、销售蜂蜜。
扶对了人、找准了产业,也就找到了脱贫的信念。现在,樊冬平已将蜜蜂从15箱繁育到25箱,半年时间靠养蜂和蜂蜜就增收了4000多元。为了出行和运蜂便利,他又添置了一辆三轮车。
“来年繁殖到40箱,把蜂王浆等蜂产品陆续做出来。”樊冬平说。
脱贫信念有了,樊冬平的精气神也足了。三口窑洞里擦拭得干清洁净,桌前和床头没有了之前长时间堆放的碗筷和积存的脏衣物。窑洞外的小院落也整理得整洁利落,没了懒汉之气。
养殖蜜蜂、黄粉虫,栽种苦荞、木耳,培训电工、泥瓦工……依据贫苦户的劳动能力、贫苦水平,王小龙把扶贫规划做到了圪台头村418个贫苦人口全笼罩。2016年末,该村100口人、24户达到了脱贫标准。
“要让一切的贫苦人口都有合适自己的脱贫项目。”王小龙说,村民有了产业,他自己也有一本经济账,“在村民收入上算增收账,不算总账,这样村民就会有信念。脱贫,我们一起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