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来,阿昌、汉两族多姓和气混居于保山市腾冲市新华乡新山社区坝角传统村落,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农人们循环往复并乐此不疲的七件大事,阿昌族自酿的小锅酒、飘香的红茶,喝出村中两族数辈人的乡党之情、邻里之义。
坝角,因坐落于腾冲市新华坝和塞通坝东南角而得名,是阿昌人开拓的生息之地,属阿昌族与汉族混居村落。位于新华乡集镇东部4.5千米处,村落坐西向东,辖三个自然村120户451人,北接横山园和新蒲路、西靠横山林区、南临太和村、东与大荒田、新寨隔河相望。辖区面积1.2平方千米,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780毫米,有耕地746亩、林地3627亩。主要栽种水稻、包谷和茶叶等。
清代初年,年轻的阿昌人赵国品应小蒲窝蛮引(今新华土寨官)沙土司招佃,辞高堂、别故乡,只身从梁河木瓜寨来到小蒲窝,帮助沙土司开发小蒲窝,缘由是人恳切、享乐刻苦并深具开拓精神,深得土司欣赏,颁给山照。后娶曹氏为妻,持山照到坝角山铲草立寨(原寨址在今坝角旧寨坪),创业兴家、勤垦苦植、顽抗灾疾、谋衣索食、子孙繁衍。后赵氏子孙将山照遗失,致使大批山林、地步丧失,后嗣四周流散营生,随父母尚守家园的变为了田户。“赵”姓是坝角大姓,从国字辈到义字辈已经十三代,现有67户310多人。随时期变迁,先有阿昌族俸、马两姓迁入村中,后又搬入杨、俸、瞿三姓。
村中茶林
为避战乱,村落第址于地形复杂、易守难攻之地,于山脚坡地依山而建,背山面田。民居独门独院,以土木、砖木构造为主。
茶叶作坊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洱茶制造工艺
绿茶生产工艺:鲜叶摊青→杀青→揉捻→晒干或烘干→精致分级→提香车色→拼配→包装。
红茶生茶工艺:鲜叶自然萎调→捻揉→发酵→枯燥→精致分级→拼配→包装。
黑茶生产工艺:晒青毛茶→渥堆→摊凉枯燥→精致分级→拼配→蒸压成型→枯燥→包装。
阿昌土锅酒(酿酒器具)
阿昌土锅酒:选择优良大米(软米、糯米)→浸泡煮熟→凉饭(饭蒸透后出甑,放在清洁的竹席或笤箕上摊开)→撒曲(将克己的纯天然酒曲平均搅拌在饭中)→发酵(将撒曲的饭用布严实笼罩,3天左右发酵成熟)→将其放入翁中再次发酵(普通为60天左右)→蒸馏取酒→陈酿。
阿昌民歌
阿昌武术:主要包含棍术、连杚、流星、篾弹弓等应用器具的武术种别。
阿昌武术(棍术)
阿昌棍术——基本套路有四个:大四门、小四门、苦竹盘根、走通街。棍法有:三防五打、走通街(挑)、美女穿针(穿)、天门棍(劈)等。其动作请求手臂圆热,梢把兼用,身棍合一,力透棍梢,体现英勇、迅速。
阿昌武术(连杚)
连杚——阿昌族传播下来的一件奇特的武器,集健身、防身、表演、竞技于一体的武术运动。技术分为进攻、戍守、回击三部分。动作变化多端,招式分为劈、扫、打、抽、提、拉等。不只能够进攻对方的上三路、中路,对下三路的进攻尤其凶猛。
阿昌武术(流星)
阿昌流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把,棕绳组成,长约4.5米;另外一部分为流星自己,铁器打造而成。流星讲求三个动作调和一致:脚步与手上动作调和一致、棕绳与流星运动方向的调和一致,眼睛与流星运动方向调和一致。流星可向四周随便挥洒,360度转弯,顺时针、逆时针随便变换方向,可快可慢,动作幽美、轻巧,钢中有柔,柔中有钢。
阿昌武术(篾弹弓)
阿昌篾弹弓--历史悠长,是阿昌人民平常生产生活的产物。阿昌篾弹弓主要由弓和弦两部分组成,弓由大竹片组成,弦由竹篾编制而成。弦上相同用竹篾编制成一个弹仓,用于安置弹丸。
阿昌线香制造工艺
阿昌线香制造工艺——首先把香皮晒干舂碎(称为香面),同时把大竹晒干破成细条形(称为香心),长约15公分,之落后入制造阶段,第一步把香心略微浸水,然后把香面裹在香心上,再略微浸水,在香面上往返滚动,反复5次左右线香基本制造结束,最后把制造好的线香晒干便可。
阿昌织锦工艺
阿昌织锦工艺——传统经典的阿昌族织锦,从纺纱上线染色到织经、放线、织锦均采取阿昌族传统工艺手段,工艺复杂,需掌控高超的纺织技术和复杂的纹图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