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休闲农业不是"大锅饭",毫不能够一模一样,要做到一地一策,一类一策。”日前,在厦门的一场乡村发展论坛活动中,台湾美丽乡村发展协会理事长邱湧忠接纳记者采访时说,乡村旅游应当因地制宜,要有产业基础。 在台湾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领域,邱湧忠被誉为“台湾休闲农业第一人”。最近几年来,邱湧忠博士化身“乡村旅游使者”,奔忙于两岸间,致力于大陆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研究和培训交流工作。 “因地制宜,挖掘不一样村落的特点、底蕴;相机行事,联合不一样村落的优势资源,培育"造血式"的产业。”邱湧忠言知记者,这是他在多年的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经历,并在大陆多个美丽乡村建设中屡试不爽。 “台湾的农业观光旅游和乡村休闲产业范围相当普遍,内容非常丰富,不只有农耕田园、渔业风情、丛林旅游、乡野畜牧等类型,还有别具特点的农耕教育、生态保育、民宿体验、乡土民俗等休闲活动项目,是多元化发展。”邱湧忠表示,台湾观光休闲农业之所以百花齐放,都是缘由是能够根植地方特点,活化在地资源,“做到相机行事,让每个乡村都不一样,都有富民主导产业”。 说起两岸各自的优势,邱湧忠表示,大陆的休闲农业项目基础设施好且风景幽美,而台湾的休闲农业项目在产品开发、线路包装、人才培育等方面较为成熟,两岸若能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必定会对两岸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起到增进用处。 近两年,邱湧忠屡次受邀到永春县,为本地的乡村旅游规划传经送宝。在他看来,永春县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基础很好,“接下来就是相机行事,深度挖掘地方资源,走特点化和创意化线路”。邱湧忠以永春的五里街镇大羽村和岵山镇茂霞村为例,说明两者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不一样方向,“茂霞村有古厝、古寨、古树、古街、古民风,所以要保护好生态,做足"古"文章;而大羽村是"中国永春拳第一村",家家练拳,人人习武健身,所以要做足"武"文章,挖掘弘扬好白鹤拳文化”。 “总之,观光休闲农业的核心,就在于充足活化地方特点,表目前地二字,包含在地素材、在地技术、在地资源等,以此来塑造在地的差别性。”邱湧忠说。 本报记者刘深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