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统计岗位用统计数字见证改革40年变迁
40年,中国改革开放一路向前,40年,我国GDP从0.3645万亿元增长到82.7万亿元;
40年,城市像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40年,农村生活日新月异。
多么巧,那一年,我家的故事刚刚开始
“改革开放与我家”
1、1987—1997年
从改革开放开始说起的话,我家的故事还没有拉开序幕。
1978年18岁的父亲正好赶上恢复高考,虽然没考上大学,但也算是参与过; 而只念完了初中的母亲先是在生产队里干农活,后来自家也有了田地。
南昌地标之一,八一广场
1987年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我的父母组成了一个小家庭。 结婚时的彩礼是标准的“三转一响”,依稀记得,母亲总爱在干家务时放邓丽君、小虎队的磁带,还有在那个直到我上高中都还没有扔掉的缝纫机上缝缝补补。
此时,我翻开1987年的《南昌统计年鉴》,每百户城市居民年末拥有自行车188.7辆,拥有缝纫机82.7架,
拥有手表296.7只,拥有收录机58.7台,拥有电视机100.7台,由此可以窥见大部分普通家庭的陈设。
九十年代南昌商业的中心——百货大楼
收入方面,1987年城市住户人均年生活费收入773.78元,其中大部分来自全民所有制职工工资和集体所有制职工工资;
支出方面,1987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生活费支出749.99元,其中57.45%的支出用在了吃的方面。
1987—1997年,是我的家庭最无忧无虑的时光,父母都是企业工人,收入稳定、生活美满。
还记得时常去上海出差的父亲,每次都会给我带大白兔奶糖、夹心饼干还有巧克力,这些美味在南昌可是买不到的。
这期间,南昌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从1987年的1247元,增长到1997年的5487元。
胜利路上的亨得利钟表店是南昌城的一块金字招牌
2、1998—2008年
1998年是我的家庭风云突变的一年,企业改制使我的父母双双下岗。
无轨电车奔驰在八一大道上,是童年出行抹不去的记忆
翻开1998年的《南昌统计年鉴》,1998年在岗职工年平均人数较1997年减少34932人,同比下降5.1%
其中国有单位同比减少84568人,下降15.7%;集体单位同比减少10674人,下降9.0%。但改革激发了新的活力。
1998-2008年,在两次经济危机的夹击下,中国经济依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我拿出书架上的一本本《南昌统计年鉴》细细数着:
2008年南昌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6959元,是1998年的4.1倍。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12.3元,是1998年的3.1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773.7元,是1998年的2.7倍。
父亲总爱用胶卷记录下家庭的美好瞬间
我的父母也通过再就业政策找到了新的工作,虽然不稳定,但他们依靠自己的勤劳和乐观将我和弟弟培养成人。
后来国家政策还帮助解决了社保问题,让他们老有所养。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匆匆溜走,当皱纹悄悄地爬上父母的脸庞,白发在他们头上默默地攻城掠地时,我离开了青葱的校园。
2009年,我走进了统计调查的大门。我在统计调查岗位上用统计数字见证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进程中经济总量不断提升、经济活力日益激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点滴变化。
2015年南昌正式进入地铁时代
3、2009—2018年
十年间,统计调查方式从挨家挨户收报表、收账本变成了联网直报;
十年间,南昌建起了高架、开通了地铁,高楼林立、路网密布。
翻开书架上最新的一本《南昌统计年鉴》:
2009-2017年,南昌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1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75元,是2009年的2.3倍;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4元,是2009年的2.5倍。
201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6.96亿元,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97万辆,全年旅游总人次12056.8万人次。
闲暇时全家一起出游是最幸福的时光
追随着英雄城日益崛起的步伐,我也在飞速成长着,有了家庭、做了母亲,扛起了责任。
未来我还将继续成长,对家人倾注更多的爱、给与更多的陪伴;
对工作奉献更多的热情、挥洒更多的汗水。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我家的故事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个缩影,这一路有欢笑、有忧愁。我们始终在奔向小康社会的征途上一路向前。我希望像我的父母一样,用自己的勤劳和乐观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责编:陈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