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杨小松:大力开展投资者教育破除养老认识误区

栏目:财经    来源:东方网    作者:李陈默    发布时间:2018-06-15 07:32   阅读量:8235   

新华网北京6月8日电(李若愚)6月8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南方基金总经理杨小松做客新华会客厅。谈及“向广大投资者推广通过公募基金养老的理念和产品时存在哪些困难”时,他表示,一是投资者在养老理念上存在以下误区:

老年人“养儿防老”,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严峻。要真正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仅靠子女是不科学的。

中年人“我有社保”。据人社部统计,近五年来,我国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一直维持在66%左右,如果考虑到与社会平均工资的收入差异、医药开支的增加、通货膨胀等因素,仅靠基本养老保险还是不够的。已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群体容易忽略退休后养老不足的问题。

青年人“养老离我很遥远,给我缴养老金,不如把钱发给我”。养老安排的起步时间越早,需要付出的成本就越少。青年人在结婚、生子、住房等压力下,更注重当期现金流,容易忽视长远的养老问题。

个人储蓄养老。调查显示,银行存款还是中国人传统的养老金准备方式,但银行存款很难抵御通货膨胀压力。

二是养老目标容易极端保守或者极端激进。个人养老金投资主要是防范通胀和长寿两类风险。在个人养老金投资者教育刚刚起步的阶段,老百姓并不清楚自身的投资目标,容易进入极端保守或者极端激进的误区。极端保守型通常对资本市场运作并不太了解,对于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养老”产品无从下手,于是选择银行的定期存款或类似的收益确定的金融产品。极端进取型通常认为自己对资本市场有一定的了解,盲目追求高收益高回报产品,忽略了以养老为目的的资金在风险偏好方面的特征,导致血本无归。

三是在选择产品时,将个人养老产品等同于养老保险。

在个人养老类产品的选择中,普遍存在的误区是:个人养老产品就是养老保险。实际上,保险产品虽然够给予投资者较低的保底收益,但并不能完全抵御通货膨胀并解决未富先老的问题。养老保险仅是第三支柱的其中一个选项。投资者应根据自身保障、经济实力和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产品:如果侧重保障且自身经济实力较强,最好选择保障功能强的养老产品;如果侧重收益且可以承受市场一定的波动,则应谨慎选择业绩稳健、风险可控的净值型产品,进行长期投资。

热搜:投资,教育,养老,养老,投资,教育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杨小松:大力开展投资者教育破除养老认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