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莎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资本市场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在资产定价方面具备公平、公开、公信的特征,对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发挥重要作用。借助资本市场,能够顺利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市场化定价交易,保障各方利益,但是也需要客观对待、理性分析,探索有效路径,实现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借助资本市场的主要方式
国有企业改革提出的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企业资产通过各种模式实现证券化交易,统一视为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集团上市或核心资产证券化。国有企业通过首次公开发行(IPO)或者借壳上市,是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手段,这种模式对企业极具吸引力。
二是资产重组。通过上市公司实现资产重组,将产品结构相似、区域布局相互冲突、目标客户定位一致,整体同质化发展的国有企业合并有效资产,重组建立股份制企业后发挥其协同效应,同时降低了国有资本的重复投入,也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合理竞争。
三是引入战略投资者。例如 PE 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或民企集团,内部是管理层股权激励,使管理层逐渐成为国有企业中少量持股者。内外部的结合,一方面引入社会资本,增加国有企业发展资本金和建立市场化监督约束机制;另一方面激励内部发展动力,形成企业利益一致的发展机制。
四是员工持股和股权激励。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是建立和完善劳动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共享机制,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促使社会资金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
二、借力资本市场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首先,通过资本市场释放国有企业改革红利。国有企业存量长期资产规模巨大,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盘活“沉睡”资产,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和做强做优做大,大幅降低国有企业负债率,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使之获得更多的经营效益和发展动力。而社会资本则将获得巨大的投资机会,建立起丰富的投资渠道和出口,分享国有企业成长的红利,赢得发展机会。
其次,形成良性监管与有效制衡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通过资本市场引入具有监管和经营促进作用的市场力量,形成多元监督格局。在下一步的改革中,推进混合所有制的难度大大降低,对社会资本乃至国际资本的吸引力都强化。
再次,推动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产业调整。国有资产布局“有进有退”,对于部分非关键领域资产通过资本市场退出,能实现估值定价和交易过程的公开、公平和公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产业并购和联合,能够布局核心产能和关键领域。国有企业可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股权投资,布局经营方式灵活的新兴战略型产业。因此,资本市场对国有企业不仅可以实现非核心资产的退出,也可以并购优质资产,两相结合有利于产业结构的提升。
最后,降低国有企业融资成本。资本市场融资成本相对其他融资方式成本较低,减轻了国有企业的负债压力,使其取得资金发展后,可以有机会逐步缓解巨大的银行债务压力,发挥部分替代银行债务的效应,提升国有企业的盈利性,降低企业负债率。提高了国有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就意味着国有企业资产周转率提升即资本的运营效率提升,从而可以创造更多的利润,促进国有企业的长期经营发展。
三、借力资本市场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建议
资本市场将释放国有企业改革新一阶段的红利,但是资本市场存在投资风险,执行偏差将可能导致国有企业改革受挫,因此在具体措施上,仍有值得完善和改进之处:
一是有必要实现各监管部门职能的有效衔接。国有企业通过资本市场推动改革会涉及多个监管部门,例如国有资产的进出要涉及国资委,地方国有企业要涉及上级政府的行业主管部门,银行和保险业务要涉及银保监会,上市公司业务要涉及证监会等等。因此监管体系仍需进一步协调,各个监管部门在政策制定上实现有效衔接,避免相互冲突。
二是防范通过资本市场过度扩张带来的金融风险。国有资产通过资本市场变得容易变现、容易交易、容易考核,但在利用资本市场的正面效应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资本市场管理不善也可能带来严重问题,甚至是金融危机。对金融产品的结构、品种、规模、发展速度应综合考虑,确定量化或与实体经济成长匹配的金融发展控制体系。
三是减少对不良资产和落后产能的资本支持。需要对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落后产能尽快出清,对国有企业必须实行有进有退的管理,避免浪费国家经济资源。
四是资本市场存在投资风险需要理性对待。通过资本市场推行员工持股和股权激励,将管理层和员工的利益与国家利益和企业效益构成利益共同体,更好地做好市值管理。
混改并不是一混就灵,资本市场也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需要发挥资本市场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作用,也要理性客观地对待资本市场,因地制宜、因企制宜,不搞一刀切、不搞全覆盖,才能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