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一带一路”为成品油出口提供了良好契机

栏目:财经    来源:搜狐    作者:如思    发布时间:2018-02-13 16:04   阅读量:19618   

本报记者 徐蔚冰

日前,由中国石化主办,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石油蓝皮书:中国石油产业发展报告(2018)》指出,预计2018年中国成品油需求同比增加3%左右,与2017年的2.8%左右的增速接近。

上述报告指出,从中长期来看,由于经济增速放缓、人口逐步达峰,汽车保有量增长减速、燃油经济性不断提高,天然气和新能源等替代能源不断增加,中国的成品油市场需求增长速度将逐步放缓。其中,“十三五”期间柴油消费进入回落前的平台期,汽油消费在2025—2030年达峰,煤油需求峰值将再延缓10年左右。

中国成品油(含汽、煤、柴油)消费约占石油消费总量的53%,是主要的品种之一。2017年,随着宏观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态势,成品油市场需求侧有所改善,同比增长2.8%。

2018年国内需求将低迷

上述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相对平稳,成品油市场化改革继续前行;汽车市场需求总量与2017年相比变化不大,呈现“乘用车小幅增长,货车逐步下滑,客车有所恢复”的格局;环境保护和去产能继续推进,柴油需求受到影响。

因此,从品种来看,由于终端需求动能转换,2018年成品油消费市场呈现“汽油趋冷、煤油稳增、柴油回暖”格局。另外,国内替代燃料消费规模持续上升,目前天然气、生物燃料和新能源的替代占成品油终端消费的6%左右,进口混芳、轻循环油、C4深加工组分油等调油产品占终端消费的10%左右。记者了解到,传统化石能源需求降低的情况,在煤炭领域也有所表现。此前煤炭消费已经出现过年度负增长的情况。

“一带一路”国家为出口新亮点

上述报告预计,2018年中国成品油出口政策继续向一般贸易倾斜,成品油出口继续保持温和增长,在国家政策不发生较大调整的背景下,总量有望突破4100万吨,同比增长4%左右。

从中长期看,考虑到国内成品油需求增速放缓,以及2020年前后多个大型炼厂相继投产,成品油出口将维持逐年攀升态势,跨区贸易和大船拼装成为趋势,将对亚太乃至全球成品油贸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此前中国原油加工生产成品油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需求,少量成品油进出口用于调节国内供需平衡。2010年以后,国内市场需求放缓,加之地方企业炼油能力快速提高,以及2015年以后民营企业的进口原油使用权放开,中国的成品油过剩成为新的常态,出口量不断攀升。2017年中国出口成品油395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但受制于政府配额调整、出口基础设施限制,成品油出口同比增长3.4%,远低于上年同期增长56%的水平。

从流向看,长期以来亚太地区是中国最大的成品油出口市场,主要出口目的地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但近年来,受欧美、中东等地区成品油出口量以及亚太区内韩国、印度等国成品油出口量日益增加的影响,中国的成品油传统出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也推动中国成品油出口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不可否认,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成品油出口渠道多元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借助这一倡议,中国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成品油出口呈增长的态势,其中菲律宾、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成为中国成品油出口增长的新亮点。

热搜:出口,出口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一带一路”为成品油出口提供了良好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