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是有副作用的
文青代表许知远老师和马东最近关于娱乐至死话题的一场尬聊,在网上被疯狂diss,说他带着“成见”怼人。
我反倒觉得这是难得成功的节目。第一期在讨论付费知识时,里面起码产生了两个我非常赞同的观点:一个是像时针一样精确的人生是可怕的;二是效率是有副作用的。
一个个制作精良的知识课、技能课,就像一颗颗胶囊,它高效、速成、立竿见影。
哲学不是胶囊
最近兴致勃勃地做周国平老师的哲学私房课,在对接第三方平台时,屡屡被问:
“我的用户为什么要学哲学?”
……
“用户花了180块,能看到花在哪了吗?”
……
哲学不是胶囊。
但是它远不止一颗药丸。
让变化发生
有一个付费知识需求模型,它是这样的:
那些能清楚回答用户购买意图,清楚知道钱花在哪儿的知识产品是在金字塔的底端,这些简单粗暴“致用”型工具,(是的,它们是工具)采用的就是胶囊思维。
它以“技能”为标准,去掉试错,直达结果,服用后我们便被训练得像时钟一样准确:按部就班、不偏不倚、滴水不漏,当然也高效精准。
而哲学,它处在顶端,它影响的是意识形态。
它让变化发生。
哲学开始于仰望星空
所有的变化都是从思考开始的。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哲学家叫泰勒斯,他首先是一个天文学家。他抬头望天,思考宇宙奥秘。
后来出现了众所周知的苏格拉底,他开始思考人生,把哲学从天上拉到了地上。
从宇宙星空,到人类自身,哲学本身在变化,但是唯一不变的,是思考。
亚里士多德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所以你要问我人为什么要学哲学,因为我们活着可远不会止步于“生存”。
因为哲学的本质是思考。
这个时代已经不允许有深度思考和缓慢动作,强烈的感情和低效的运作,阻碍我们去适应这个社会。
所以,我们花钱花时间去学习模板教程,收敛我们的情绪,标准化地学习、工作和生活,甚至精准地聊天、算计着跑步、克制地吃饭,我们如此循规蹈矩,没有浪漫,没有幽默。
而哲学,起码还可以让你保有,仰望星空时的浪漫。
想不通就想不通吧
70多岁的周老师,T恤+牛仔裤,身背双肩包,爱抱着他家泰迪“男爵”,时不时自嘲两下:我是家中最没有地位的“年轻人”。跟他聊天一小时,半小时是他在大笑,另外半小时,是我们在大笑。
据不靠谱完全统计——学习哲学是可以培养幽默感的。
采访的时候,我问他:
“谈谈您与哲学的渊源。”
“哲学就是思考,我爱问问题,爱想问题,从小就有很多想不开的问题。”
“那现在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吗?”
“其实现在还有很多想不开的!”
“还想不开那可怎么办?(我的意思他都70多了……)”
“想得开就想,要实在还想不通,那就跟那些问题和解罢!”
人生岂不就是如此,不必过于精致、准确、随时在线。那些没有缓冲,没有摇摇晃晃,没有迟到早退的人生,时间长了会停摆。
少点刻意,多点尝试,如果实在行不通,那不还能跟人生和解嘛!
周国平哲学私房课
让我们真的开始思考人生
点击按钮▼立即学习
点击下图▼立即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