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绍忠正在新家院坝里打理花草
曹家村村民苟全明正在整理贴于堂屋中的感谢信
芦山县飞仙关镇飞仙村上关组村民胡惠武家盖有爱心字样和图案的新家屋顶
2015年12月30日,宝兴县大溪乡曹家村村民赵绍忠正在用油漆粉刷感恩墙
编前语
“4·20”芦山强烈地震给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爱心的无私帮助下,雅安人民怀揣着一颗坚强的心,至今已在重建赶考路上走过两年有余。
两年多来,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一片片产业基地展现新绿,一处处完工建成的“生命工程”,一个个产城一体、产村相融的新城、新村矗立雅州。迈进2016年,开启幸福的大门,迎面而来是受灾群众一张张充满幸福喜悦的笑脸。
走进灾后重建新村、新城,任何时刻都能感受到灾区群众对“感恩”二字的升华和理解。一封封感恩信、一面面感恩墙、一座座感恩碑、一篇篇感恩赋……懂得感恩的雅安人没有忘记,今日美丽家园从何而来。
一户户农家乐、一座座新校园、一个个成为致富奔康的新业,雅安人没有忘记,打造幸福家园还需自强与奋进。
感受着画卷中的幸福生活,灾区群众没有忘记与恩人一起分享。
从即日起,本报将以“重建新家园·感恩新生活”为主题,推出系列报道,通过不同群体,从不同视角,展现广大受灾群众的感恩新生活。
感恩故事
感恩墙背后的幸福生活
一面由红色花岗石块镶嵌而成的感恩墙,表达了宝兴县大溪乡曹家村村民赵绍忠的感恩之情。
2015年12月30日下午1点,忙中偷闲的赵绍忠开始为迎接新年做准备。
手拿一小桶红油漆和一支牙刷,来到新家院墙外,赵绍忠蹲下来,轻轻醮上一些油漆,仔细涂抹墙上的一块块红色花岗石。不一会儿,“灾后重建感党恩”7个大字,便清晰可见。
“新年快到了,就让这些镶在墙上的感恩话,表达我内心的感恩之情吧!”看着墙上凝聚着感恩之情的大红字,赵绍忠说。
农旅结合 幸福生活谱新篇
从搬进新家至今,赵绍忠一直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投入到重建后新生活的忙碌中,并由此收获了许多美好的“果实”。
完成感恩墙其中一句话的刷新,已是下午2点。听到手机闹铃响起,赵绍忠重新拿起砖刀和灰铲,来到与新家仅一路之隔的一处工地上。工地面积约400平方米,2015年国庆节后动工至今,一座全钢架结构的房屋框架已拔地而起,其间部分区域砌垒起的砖墙,已勾勒出房屋建成后的大概模样。
这是赵绍忠精心打造的餐饮店,建成后,主要经营中餐和火锅。为支持父亲的想法,在成都从事餐饮经营的儿女运来十多张餐桌。按最新确定的运营计划,赵绍忠的餐馆准备在2016年“五一”小长假开张。餐馆所用食材90%以上为本地时令蔬菜和农副产品,餐馆一次最多可容纳100人就餐。
言谈间,赵绍忠一手握砖刀,一手拿红砖,熟练地为餐馆厨房烟囱做收尾工作。“除了搭房屋钢架请了施工队外,其余工序几乎都是我一手完成的。”看着自己的“杰作”,赵绍忠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
在修建餐馆的同时,赵绍忠早早就开始了住宿、娱乐硬件设施的打造。
赵绍忠与工地一路之隔的新家,是一栋总建筑面积252平方米的轻钢小楼,由两部分组成。这是2014年“壹基金”公益组织为他搭建的。经过后期不断完善,赵绍忠已先后装修出了7间客房,一次最多可入住14人。“只等儿子从成都把订做的床运回来,再将电器配齐,就能营业了。”
轻钢小楼的一侧,是赵绍忠的另一项得意之作——一处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的鱼塘,几名垂钓者正惬意地坐在鱼塘边。周围不时传来“鱼儿咬钩”的轻声欢呼,也引得旁人为之侧目。当天,村民杨进强因家中有客人,平日里就爱好垂钓的他专程前来钓鱼,可谓一举两得。
为了收获这份幸福的快乐,赵绍忠在去年10月完成鱼塘试蓄水后,专门买来600多公斤鱼喂养。从那一天开始,不断有来自宝兴、天全的自驾游游客慕名而来。现在,他只等开春后将绿化加以完善,并把地面硬化,就能让鱼塘变成一道更加漂亮的风景线。
弘扬美德 感恩情怀代代传
说起赵绍忠付诸于行的感恩之举,曹家村村民可谓老少皆知。不仅因为他将感恩话语用红色花岗石块镶嵌在自家院墙上,还有他脚踏实地过好幸福生活的实在之举。
也许正因为这些,去年雅安春节联欢晚会录制节目时,赵绍忠作为嘉宾之一应邀参加。台上,他声情并茂地表达了在抗震救灾、过渡安置、灾后重建中,对党和政府倾力为民的感激之情。
如今,感恩中的赵绍忠已入住新家。而正为新业忙碌的他,也准备在开启致富大门时,用更多感恩的话,表达更多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没有别的想法,只想让儿孙后代能记住党的这份恩情,永远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赵绍忠说。
下午3时许,隔壁邻居苟全明来串门,交谈致富兴业的心得。赵绍忠从衣服口袋里摸出了一张纸条,希望苟全明能帮着出出点子。
经过两人讨论,纸条上的内容几经修改后“定稿”。上联:山青水绿美丽家园;下联:好政策奔康庄大道;横批:党的领导好。
对于如何用好这副对联,赵绍忠有自己的想法。他准备在自家餐馆完工前,将对联用花岗石块工整地镶嵌在餐馆外墙上。对联的中间,则镶上一幅漂亮的山水画。
“画的内容还没定,但肯定要能体现我们如今幸福的新生活。”赵绍忠说,如若能找到一张体现曹家村或宝兴重建后新貌的照片,那就再好不过了。
感恩对话
好好生活就是最好的报答
走进赵绍忠的新家,大溪乡曹家村党支部书记罗路秸非常欣慰,他感到两年多的付出没有白费。
“房子建好了,产业发展起来了,就要好好干,争取早日过上好日子。”
“多谢党和政府的帮扶,如果没有这么好的重建政策,估计我还住在危房里。现在住上了新房子,还有了新产业,党对我们的恩情,不知怎样报答才好。”
“如果你真想感恩,那就努力好好生活,生活过好了,大家才更放心。”
……
看到赵绍忠的鱼塘开始营业,罗路秸便鼓励他好好发展产业。无论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还是社会各界的爱心,最终目的都是希望灾区群众能过上致富奔康的幸福生活。“让更多群众过上富足的生活,才是实实在在表达感恩之情的最好方式。”罗路秸介绍,灾后重建,曹家村不仅建起了200余亩有机菊基地、100余亩高端草本药材培育基地,更准备利用当地生态环境优势,发展附加值更高的竹荪种植产业。
延伸
阅读
在感恩中同奔小康生活
重建与感恩并行。当赵绍忠将感恩之情镶在墙上,并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之情时,来自全市的重建群众,也正以不同或相似的方式,在追寻幸福生活的道路上,将更多的感恩之情言于口中,践之于行。
赵绍忠的邻居苟全明,去年搬进新家前,他将一封写有“地震损毁了我们勤劳致富的梦想,在无家可归的时候,是党和政府以及四面八方的援助,给了我们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勇气……”的感谢信贴在了自家堂屋里。
时隔一年,苟全明已在新家里开起了农家旅店,具有乡土气息的装修风格、一应俱全的硬件设施,加上村里即将开通的宽带网络和家门外已于去年底完成提升打造的大老路,苟全明的新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芦山县飞仙关镇飞仙村上关组村民胡惠武,地震中,老胡的房子被摇倒了。灾后重建,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亲朋的帮助下,他重新建起了新家。
去年4月入住新家时,胡家人想出了感恩办法,用瓦在房顶上拼出“love”和“中国心”字样,让感恩之心与新家同在。如今,老胡、儿子和儿媳妇都已外出务工。用他们的话说,过好新生活,才不辜负恩人们的一片苦心。
再看石棉县安顺彝族乡新场村村民毛阿来,新家建成后,他几经构思,最终,发自肺腑地将“共产党瓦几瓦,人民政府卡沙沙”(共产党好,感谢政府)的感恩标语,写在了自家临村道的墙上。
如今,随着新场村景色秀美的安宁湖,在重建后引得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毛阿来也和不少村民一样,思量着准备开农家乐或餐馆,用自立自强的方式,过上更加幸福的新生活。
相似的感恩之情、相同的感恩之举,在雅安还有很多……
虽然有的群众并未通过感恩信、感恩墙等方式表达内心的感恩情,但他们正以实际行动,展示着对未来新生活的憧憬。如今的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恩人们能常回“家”看看,看看更加美丽的家园,感受灾区群众在感恩路上阔步奔小康的自信和勇气。
记者 孙振宇
记者感言
心怀感恩 砥砺前行
杨青
在2016年起步之际,“感恩”这个词,注定将成为雅安万千群众的心声,而“感恩”这股力,更会成为我们重建路上的有力支撑。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无论是援建市州的倾力相助,还是志愿者的热诚帮扶,亦或是社会各界群众的同舟共济,我们看到的,是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是一种不屈不饶的坚持。这中间,虽不乏豪言壮语的气概,但更多的是坚韧和执着,是每一个温情和感动所组成的真实瞬间。在今天,灾后重建两年多来,除了拼搏向上的劲头外,每个灾区群众的心间,还有一种情愫,那就是感恩。
两年多来,从城市到乡村,从崭新的校舍到新建的村庄,雅安发生着巨变。这种变,既是道路的拓宽、楼宇的修葺,是经济的增长、贸易的发展,这种变更是人心的聚拢,是感恩情怀的表达。从灾难中来,我们学会了坚强,从重建中来,我们坚持了奋进。但是,当灾难过去,当重建有所成绩时,我们更需要记住,那些在灾难中、在重建中,为我们伸出的一双双援助之手。而正是这些温暖有力的双手,塑造了今天的美丽雅安,更造就了今天的幸福雅安。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这是在大灾中锻造的恩情,这是在困苦中形成的恩情。如今,我们应当让这种感恩之情,成为雅安的一种精神气质,并成为一种奋进有为的思想动力。灾后重建,雅安在路上;扶贫攻坚,雅安在路上;心怀感恩,一样在路上。我们更需牢记于心、付诸于行,并让这样的感恩之情永远在路上。
因为有感恩,我们懂得了珍惜和铭记,因为有感恩,我们懂得了奋发和自强。未来,我们或许还有重任在肩,还有任务未完。但是,因为感恩之心的温暖前行,我们必将勠力同心,感恩奋进,以更加坚实稳健的步伐,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