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愿为灾区乡亲尽绵薄之力

栏目:企业    来源:互联网    作者:醉言    发布时间:2015-05-09 07:11   阅读量:6816   

2014年4月,泸州市中医医院。

这天,泸州市对口援建指挥部安排,该医院需派遣5名医护人员到我市宝兴县中医医院开展对口援建工作。通知特别注明:根据受援方我市宝兴县的实际,尤其需要一名检验科医师。

参与援建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泸州市中医医院,不少医务人员主动请缨。这其中,就有作为该院检验科医师的王成。她第一时间主动递交申请书,第一时间赶赴我市宝兴县。此后,当王成得知自己的申请顺利通过的那一天,她在自己的网络日志中写道:“我是一名医生,我愿用所学的医学知识,为宝兴灾区群众尽一份绵薄之力。”

从“零”开始全新突破

在带着满满的信心出发时,王成也曾对宝兴县中医医院的医疗水平条件有过一定了解。但当现实呈现在眼前时,一切又都让她傻了眼:眼前的硬件条件差,新医院刚建成还未投用就因地震不同程度损毁,几乎所有医务工作都需在板房进行。特别是宝兴县中医院底子薄,尤其是检验科,不仅只有一名医生,而且不少检验设备都是她所在的泸州市中医院早就淘汰的型号。

王成顿感无米之炊,一身“武艺”无处施展。但是,她并未因此等待。

找!

王成走上新岗位的第二天,就带着熟悉情况的新同事,一头钻进医院库房寻找一切能为检验科所用的设备。一番寻找后,她在一个蒙着厚厚灰尘的木箱上找到了“惊喜”:一台已在此堆放数年,出厂日期为2003年的全新生化检验设备。可是,由于一直没有检验师会做生化试验,这台设备还未进行组装。

新的发现让王成欣喜不已。她凭借厚厚的一叠安装说明书,硬是和医院医护人员一步步完成了设备的组装调试。

学!

“硬件设备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源于没有好的软件支持。”带着这一想法,长期从事免疫检验工作,并不精于生化检验的王成开始带头钻研,或通过网络、书籍查找资料,或向被派驻到宝兴县其他医院援建的检验科医生请教。不到半个月,她就已熟练掌握了这台生化检测仪的操作技能。

培训!

“一个人学会了不算会,必须加强现有医务人员培训才是最佳途径。”为尽快达到预定目标,工作中的王成几乎每天都会与宝兴县中医院的检验师进行沟通交流,手把手的进行规范化操作、磨合检验师和医生的配合度,以及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等诸多方面的实际操作培训,且直到检验科所有医务人员能熟练单独运用设备为止。

同样,为提高检验科实际工作效能从来到宝兴县中医院的那一天起,王成所在的检验科就将原有的行政班制,改为无休假上班制。即使是在周末、假期等时段,前来宝兴县中医医院就医的患者,也都能顺利接受相应的各类检验、检查服务。

从“新”开始优质服务

一份准确权威的检验报告,不仅可为医生给患者诊断病情提供可靠依据,也事关后续治疗中是否能向患者对症开药。

“宝兴县中医医院地处该县灵关镇,即使交通一路畅通,前往雅安中心城区也需用上1个多小时的车程。”王成说,这还不包括灾后重建中道路时常拥挤,以及震后松动山体带来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和潜在安全隐患带来的路阻因素。

提高检验技术,准确查找问题,为医生开具最佳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保障。近一年来,在王成的努力下,宝兴县中医医院检验科的生化项目检查从无到有,至今已增加到23项之多。而随着医院检验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乃至当地诸多石材加工企业,也相继投来关注的目光。同时,医院还针对有需要的企业和单位建立起健康体检档案,并为宝兴县60岁以上需建立健康档案的老人进行了详细统计。

“据不完全统计,在已建立健康档案的老人中,已有超过80%的老人前来宝兴县中医医院进行体检。”王成自豪的表示,仅用短短3个月,检验科的检验量已猛增到5千多人。与此同时,更多的后续成效也逐渐显现,不仅更多宝兴群众感受到了医院医护人员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也进一步增强了当地群众对医院的信任,免去了更多患者异地就医的烦恼。

对于在援建宝兴这一年中的感受,王成表示,和援建医疗团队一起,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传送给当地医护人员、服务当地患者,推动当地医院医疗技术发展,这既是一种历练,更是一种援建真情的体现。 记者 孙振宇

热搜:灾区,灾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愿为灾区乡亲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