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地灾治理显成效科普防御两相宜

栏目:聚焦    来源:互联网    作者:子墨    发布时间:2015-05-06 03:37   阅读量:11155   

沟内是一道道钢筋混凝而成的土坝,沟旁是整齐的柏油柔性路面……这是记者两年后再次来到四川雅安市宝兴县冷木沟时见到的情景,与两年前的震后迥然不同。在这个芦山灾区规模最大、危害程度最高、治理难度最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泥石流治理工程已全面完工。

冷木沟紧邻宝兴县城,芦山地震前就曾发生过大规模泥石流。在强降雨作用下,一旦爆发泥石流将严重威胁宝兴县1.8万余人的生命安全。冷木沟治理成为芦山灾区地质灾害防治的重中之重。

宝兴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藏乓:冷木沟地震灾害治理是按照多级拦挡,固沟护坡,拓宽行洪的思路,在整个3公里长的沟里面设置了8道拦闸坝和一条排导槽,下面设了40个固沟护坎。

据介绍,冷木沟防治主体工程设计标准按照100年一遇的降雨强度进行设计,沟内共设计8道拦砂坝,其中主沟上游7号拦砂坝高达32米,是全国泥石流治理工程中的“第一高坝”。

如今治理工程保障了沟内38户118人的安全,解除了沟口县城居民集中区1.2万多人的泥石流威胁,更为周边群众赢得安全转移时间。

宝兴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藏乓:修好以后,它可以在里面拦截50万立方米的物源量,同时给下游县城的居民赢得20多分钟的安全转移时间,所以发挥的作用是非常之明显的。

雅安市重建办综合协调办公室主任曾伟:去年的汛期我们的地灾治理工程全部发挥了作用,整个汛期没有出现一起因为地灾或者说是地灾治理没有完导致的防洪的问题、人身伤亡问题。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的数据显示,四川作为全国地质灾害最为活跃的省份,2014年因灾死亡失踪人数首次降至个位数,创历史防灾最好纪录,其中,芦山地震灾区实现了地质灾害“零伤亡”。

冷木沟是芦山地震后中国地质灾害防治的一个缩影。与汶川地震相比,芦山地震的地质灾害防治不是单纯地“治”,更是为灾区后续发展打牢基础。下一步,冷木沟将按照省级“地质遗迹公园”规划,修建主题广场、泥石流科普馆等,打造成为集地质科普、爱国主义、感恩教育等于一身的地质遗迹公园。

新华社记者杨华、刘海四川雅安报道。

热搜:治理,治理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地灾治理显成效科普防御两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