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故事|在贝太厨房做12年主编,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栏目:综合    来源:互联网    作者:许一诺    发布时间:2016-09-25 23:45   阅读量:12313   
故事|在贝太厨房做12年主编,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纯真地酷爱漂亮食,能够安心肠专注每道菜并投入其中,实际上是很让人享用的一件事。

——任芸丽

提起《贝太厨房》这本杂志,酷爱漂亮食的朋友必定不生疏。作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家庭烹调月刊,《贝太厨房》可谓是一代人对美食杂志起初的记忆。但是自创刊14年来,它经历的风风雨雨,美食行业的发展更迭却不为人知。

故事|在贝太厨房做12年主编,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贝太厨房》

今天故事的配角任芸丽,是《贝太厨房》的幕后运营者,也是国内美食媒体行业发展的见证者。她从事美食媒体工作15年,从2004年做《贝太厨房》主编至今。现在了解美食的渠道从杂志到互联网,已然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她本人也陆续经历着多个角色的转换。现在的她,是贝太厨房全媒体总编、乐生活公益教室提议人、芸物品牌创始人,也是一名8岁男孩的母亲。

故事|在贝太厨房做12年主编,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和儿子在一起

以美食为事业,是一场以梦为马的路程

从事美食工作的人必定是吃货吗?起码任芸丽自己是的。聊起自己成为吃货的原由,任芸丽回忆,大约是缘由是自己小时候身材不怎样好,父母便千方百计在那个物质不太丰富的时期换着名堂做饭,让自己和姐姐取得充分的养分。于是,在做饭讲求的父母的影响下,任芸丽自己也潜移默化地构成了对饮食的高请求。

故事|在贝太厨房做12年主编,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克己麻辣香锅

但是纯真地爱吃和以美食做为毕生的事业,中心还隔着千山万水。谈到当年择业的缘由,任芸丽说大约是缘由是美食和其余事情都不一样,“缘由是很少有人是缘由是自己特殊爱吃某样物品才给自己做饭吃吧?更多的时候大家是想做饭给朋友、爱人、身旁的人一起分享,从而取得幸福和成绩感”。基于自己自己乐意和他人分享的性情,任芸丽踏上了以美食为事业的旅途,一走就是15年。

故事|在贝太厨房做12年主编,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加入活动

法院曾启动判定程序,货真而价实。其重要性不可躲避,本来横空降生一部作品还有也许,博物馆能够成为众筹项目,都是当面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它会比较风趣。

故事|在贝太厨房做12年主编,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贝太厨房》

像下厨房团队常常被用户投食一样,《贝太厨房》的团队也常常收到读者寄来的食物、手写的信,和许多意想不到的礼品。在任芸丽的工作中,这是最让她感动的经历。“在之前网络不发达的时候,他们会直接寄到报社来。后来有了微博,许多就在微博上开始留言。有些读者是种水果的、养鸡的,巴不得把家都搬过来请你吃,真的不是广告,就是读者觉得他们家的物品好吃,纯真地想让你也试试”,即使在纸媒低迷的时期,也有一批读者还在坚持定阅着,信任《贝太厨房》会一直做下去,并坚持品质。这类信任让任芸丽觉得又安心又感动,“他们没有放弃我们,所以我们也不会放弃这份事业”。

在美食媒体的圈子中,任芸丽和下厨房有种奥妙的缘分。“也许是缘由是下厨房老大Tony和我一样是学设计出身,所以对待有些问题的视角会比较像。好比希望产品自己是个美妙的存在”。在任芸丽的公益项目需求帮助时,Tony历来没有二话,在人力上进行忘我的支持。在与下厨房相处的过程当中,任芸丽也不时觉得惊喜:“许多工作人员甚至是不计报答地在推进这个事业,这类团队凝集力是很惊人的”。

故事|在贝太厨房做12年主编,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加入下厨房暖房趴的纪念

我曾猎奇请她把贝太厨房和下厨房放在一起比对,她想了一会儿说,贝太厨房因为历史悠长,在必定年纪的人群中的影响力是威望性的。但对比于交互性和社区性强的下厨房,贝太厨房还是属于传统载体,主要以杂志和网站的方式进行输出,没有完善的App能够让用户进行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但“假如未来有一天,贝太厨房大批原创的威望内容,能够和下厨房的交互性运营联合在一起,我觉得就是未来最完美的美食媒体的状态了”。

公益之路:用摒挡分散爱的温度

尽管在美食媒体行业已经是资深内行,但做好媒体人其实不是任芸丽的唯独理想。在她心里,一直还有种“达则兼济天下”的人文情怀。2016年2月,任芸丽提议了“乐生活公益教室”项目,通过烹调教室的方式,将学费所有效于免费给患大病的孤儿提供医疗用品。

谈起做公益的初志,任芸丽笑了起来:“也许是人到了必定的年纪,就想折腾”。任芸丽坦言自己也曾是从小得了先本性心脏病的孩子,但好在有父母的卵翼和关爱,是个幸福的孩子。“我的父母没有放弃我,给了我专业的医护和爱,后来做了手术后,我逐步康复了。但那些得了大病还被摈弃的孩子不一样,我们组织过探望他们,真的挺不幸的。”

故事|在贝太厨房做12年主编,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探望被捐助的小朋友

抱着“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敬”的纯正的初志,任芸丽在启动以来的6个月间,即使项目损失,也一直坚持着。资金是公益事业永久的困难,在保障孩子学费和医疗经费的条件下,任芸丽常常发现自己在计算运营本钱的时候没有足够的经历。但即使如此,任芸丽的身旁却有一大批支持者。“许多志愿者、学员、老师、包含下厨房的小同伴,大家抱着相同的价值观真挚地劳碌着”,来自五湖四海好心的支持让任芸丽仍然在这条路上坚定地走着。

故事|在贝太厨房做12年主编,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加入小花关爱公益组织的活动

尽管个人直接捐钱也能够帮助孩子,但任芸丽更希望这个项目能够拥有一个媒体的影响力,能够通过美食教室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公益项目,晓得这里还有从全国76家福利院收养的孤儿,因为得了大病,正在北京进行半年到一年的医治。“关于学员来讲,既学习了做菜,熟悉了许多新的朋友,学费还帮助了许多孤儿。这是一件对所有人都好的事情”。

故事|在贝太厨房做12年主编,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乐生活公益教室学员

项目启动至今,已经有上百人晓得了这个机构的存在和意义,学员和老师们在了解项目以后也抱有温顺的好心,甚至许多老师来上课都不要工资。聊起这几年国内公益行业的备受争议,任芸丽说想纯真、坦荡地做一件仁慈的事其实没那么难。“我们项目标财务情况是公布的,给孩子购置的物品来自救助中心提供的票据,都是他们特殊需求的医护用品。大家都抱着很纯正的心。”

故事|在贝太厨房做12年主编,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乐生活公益教室老师

在任芸丽的懂得中,公益的意义不该该是简单地传播,而是分散。好像乐生活公益教室的slogan:用摒挡分散爱的温度。“我们想做的是以公益活动的方式,让爱的温度成次方、立方地叠加,同时让参加的人有付出和赋予以后的安宁的归属感”。

故事|在贝太厨房做12年主编,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乐生活教室合影

作为公益教室的提议人,任芸丽希望未来能够耐久地把项目做下去。比起高密度的活动,她更希望能够每期都精心打算,每个月一次,细水长流地坚持。“假如我的精力和财力都能支持,希望能够久长延续,五年、十年都一直做下去”。

从复杂到平庸,人生兜兜转转是一个圈

本届上海书展国际文学周主论坛,其精确性和构图比例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三维建模。大电影也已经启动。

故事|在贝太厨房做12年主编,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平常爱逛菜市场

和饮食一样,任芸丽的生活立场相同趋势于寻求简单。“这些年感悟最深的是孩子对妈妈的影响特殊大,他让我意识到不管如何劳碌拼搏,毕竟还要回到家庭,和爱的人在一起”。在任芸丽的理想中,最完美的生活是回归田园生活的状态,没有纷扰和快节拍的生活,安心养花,养动物,看看书,陪陪孩子。

故事|在贝太厨房做12年主编,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和孩子在一起

故事|在贝太厨房做12年主编,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孩子爱吃的酱爆茄丁面

任芸丽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停下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好比专业学习摄影。在学习之余把自己的工作,把芸物品牌、公益教室都做好,就是很理想的生活。“除此以外的时间和精力,都留给家人”。

故事|在贝太厨房做12年主编,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平常吃的面

“有时候自己当时不太领悟,回头再看的时候,会发现许多事情不是以赚钱为目标的,好比芸物,素味乐生活,乐生活公益教室,都不是盈利的。也许乐趣就在试探的过程傍边,在亲手设计每个环节,和不一样的人接触的过程傍边吧”。

点击浏览原文,在下厨房关注@任芸丽。

热搜:故事,故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故事|在贝太厨房做12年主编,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