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滚雪球”易失控“一刀切”不可取——企业去杠杆的启示

栏目:资讯    来源:互联网    作者:安远    发布时间:2016-07-20 15:07   阅读量:6240   

7月20讯:“滚雪球”易失控“一刀切”不可取——企业去杠杆的启示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记者吴雨、刘铮、王昆)“当年我们承接的工程量越大,银行贷款越多;贷款越多,工程量就更大。雪球越滚越大,最后失控了。破产重整后我们汲取教训,在确保现金流的基础上,步步为营展开业务。”

抚今追昔,已经破产的温州中城建设集团副总经理、如今重整新生的温州城建集团副总裁潘雪平,对企业发展之道深有感悟。

这家在本地唯独拥有特级资质的建筑企业,从一家镇建筑队起家,2002年开始跟随房地产起飞滚雪球式发展,一度发展成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07年前后最红火时,账上每年流水超出50亿元、经常“趴着”一两亿元现金。

转机,产生在向外过快扩大中。跟随房地产降温,中城集团的工程款遭受拖欠,他们也拖欠了很多原料货款。最终,2012年他们的基本账户遭受查封,没办法承接新项目,每年要还近1亿元的贷款利息,只能在2013年末选择破产重整。经历了引入新投资人、剥离债权债务等程序,2015年3月法院裁定通过重整筹划,今年4月份重整后的企业名称变更为温州城建集团,取得新生。

“表面上是负债过量压垮了企业,但从深条理看,发展理念出了问题,寻求自觉扩大规模,这是形成企业最终被压垮的根起源基础因。”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表示。

跟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市场的变化使得本来很多企业轻车熟路的发展形式,需求进行反思和转变。

尽管中国债务风险整体可控,但企业负债率上升过快,负债率较高。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试验室研究显示,截至2015年末,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债务率达到了131%。

一些企业看上去规模大、资产多,但很多资金用于自觉扩展产能,效益其实不睬想。跟随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集约经营、高杠杆滋长的一系列问题慢慢裸显露来。

企业杠杆率高不只表目前银行贷款比例上,还有很多存在于民间假贷这类隐形负债。据中国银行邢台分行公司业务部主任翟金涛介绍,有的企业在经济下行中还存有赌一把心态,不吝民间假贷上新项目,想堵住旧洞穴。但“土坷垃”堵不住洪水,反而随时也许坍塌。

可是,记者在调研中欣喜地看到,新常态下愈来愈多的企业发展回归理性,不再一味寻求规模扩展,而把精力放在了苦练内功上。

“改革开放头30年是缺乏经济,企业家只需敢做胆小基本都能成功,朝天开枪也有麻雀掉下来。但今非昔比,靠土地低本钱、环保低请求、银行信贷堆起来的企业做不长。”钢铁企业、江苏常州东方润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中敏告知记者。

企业尽力转型升级需求资金,但如今也碰到很多困难,突出问题就是,部分银行对一些行业实施“一刀切”政策,惜贷、抽贷对企业发展影响很大。

最近几年来,银行不良贷款爬升较快,经营承压。在银行看来,处理债务问题的核心是处置其中的不良资产,多余产能和房地产行业首当其冲。出于风险考虑,很多银行下了“死命令”:对多余产能和房地产行业贷款只减不增。

“产能多余行业不是都要一去了之的,有的能够走出去,有的能够改造升级。但面临产能多余行业的企业,有的银行常常不问详细项目就搞‘一刀切’,使企业难筹转型升级的资金。”河北邢台德龙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立平说。

王立平介绍,在德龙转型升级的过程当中,循环经济项目特别关键。上马一个余热发电项目,每个月可节省生产本钱800万元至1000万元,但从银行贷不到1分钱,端赖企业自筹。德龙也曾想过发债融资,但缘由是是产能多余行业,几家银行都不肯承销。

企业要想转型升级,投资是庞大的,这离不开金融的赞同。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以为,一方面企业要转变寻求迅速扩大的发展形式,集中精力在主业上转型升级;另外一方面金融机构要量力而行,一企一策,对有前景的企业转型升级予以赞同。

热搜:企业,企业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滚雪球”易失控“一刀切”不可取——企业去杠杆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