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讯:赛事高密度赞助商投入回报不明马拉松经济恐降温 赛事新闻
    
    跑步经济触发的市场红利,也许到了拐点。昨日,北京马拉松组委会召开新闻公布会,今年“北马”将于9月17日开跑。这项赛事启动,也意味着体育、服装、养分品等,和汽车、地产等一系列产业纷纷“进场”。在业界看来,虽然短时间内“跑步热”不会衰退,但因为马拉松等赛事更加频密,资助赛事高投入且报答不明,这让跑步经济的将来充满变数。这从本届北马支持、资助商削减也能够看出端倪。
    运动品牌最受益
    与去年对比,今年北马赛事支持商由去年的10家降低至7家,官方资助商也从去年的3家削减到2家。此次北京马拉松由北京现代冠名资助,阿迪达斯为协作同伴,肯德基、佳得乐、康比特、六福珠宝、华夏基金、阳光保险集团等企业也纷纷加盟赛事支持、冠名与资助。纵观马拉松赛事的众多企业,受益最多、最直接的还是有关体育用品公司。
    在北京马拉松官网上,阿迪达斯作为北京马拉松的官方协作同伴的第七年,受益于跑步赛事的发展,阿迪达斯在经历2010年的成绩低谷后,于去年交出了一份相比较满意的答卷:剔除汇率因素,2015年大中华区销售额达到24.7亿欧元,17.7%的增幅也超出全球10%的平均水平。一季度,大中华区销售增幅超出30%,是阿迪达斯增长最迅速的市场。
    作为上海马拉松在体育品牌中惟一资助商,耐克和上海马拉松今年的协作已到了第五年。耐克宣告,2016年一季度财报中,中国市场体现极其抢眼——大中华区订单量上涨22%,排在第二位的北美地区仅是14%。
    跑步运动升温,国内本土品牌也想分食这块蛋糕。据了解,特步国际在2014年资助了包含厦门马拉松、重庆马拉松等在内的13场马拉松赛事,并推出了3个跑鞋系列产品。数据显示,2014财年,特步完成营业收入47.78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鞋履产品成绩尤其突出,完成营业收入30.43亿元;另外一家本土体育用品企业李宁自2012年开始也通过资助马拉松赛事,深耕跑步赛事领域;国内体育品牌老大安踏也推出了跑鞋,创下了不错的销售量。
    非体育品牌渗透
    跑步产业发展至今,沾恩产业已不只体育产业。从事服装、餐饮、养分品、帮助器材、健身O2O等业态的企业已纷纷将触角延长至这一领域。今年,北京马拉松赛事支持商名单出现了西贝餐饮。实际上,作为本次赛事资助商之一,这并不是西贝方面第一次牵手北京马拉松。早在2015年北京马拉松期间,西贝曾作为赛事资助商,为3万名参赛选手提供赛道沿途补给、完赛包及志愿者服务,并为赛事的工作人员提供餐点。
    除过西贝餐饮外,北京马拉松赛事惟一冠名资助商——北京现代也通过这项赛事,完成了跨界营销方法。在北京马拉松官网上,资助商还有华夏基金、六福珠宝等非体育品牌。一名不肯签字的体育行业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虽然很多行业、公司没办法像耐克、阿迪达斯一样成为大型赛事资助商并直接纳益,但马拉松赛事仍旧能够带动内涵产业发展,好比餐饮、住宿、运动型饮料、保健品等。
    李宁有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因为跑友关于运动专业性、产品体验性的请求也在陆续提升,而且当下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已经相当普及,消费者也慢慢开始顺应、跟随智能化运动生活方法。这也将带动诸如“悦跑圈”App等健身O2O领域的发展。
    多元业态在跑步产业链条上的发展并不是齐头并进。服装行业专家赵培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以和马拉松赛事关系最为密切的体育产业为例,运动鞋品类成了各家企业就势发展的重点,但服装、培训器材等品类,却缘由是缺少足够的引导,还没有取得更大收益。赵培指出,并不是一切企业都能如愿进入到马拉松赛事的受益群体中。“著名马拉松赛事的资助多在千万元以上,小企业承当不起。如今资助商只能以房地产、汽车和著名运动品牌为主。”
    行业虚火恐浇灭
    一场马拉松赛事背后的营收使人咋舌,这也是众多企业争相进驻马拉松产业链的缘由。有业内人士预算,2014年马拉松赛事运营收入达到20亿元,带动有关行业收入超百亿元。去年,马拉松有关产业的市场规模已达300亿元,今年有希望再次提升。
    从长久来看,“跑步经济”的虚火已经开始出现降低趋向。今年,临沂马拉松曝出拖欠运发动奖金丑闻,这让外界看到了迅速增长的马拉松赛事背后的管理问题。关键之道体育询问公司CEO张庆以为,热情渐褪后,不管是跑步赛事运营机构,还是竞赛参加者,都开始趋于理性。“如今,以马拉松为代表的路跑项目赛事运营方,已经不再寻求能够取得多少赛事IP,或是取得多少参赛人员,更多开始考虑收入和赛事运营的标准性。关于参赛者来讲,关注点也开始从参加一场马拉松赛事,改变成平常体能培训。”
    张庆还表示,关于希望分得马拉松赛事红利的企业而言,赛事只是一种手段,企业真正想取得市场承认,还需求产品自己的质量、关于目的人群的精准定位和如何将马拉松等赛事中树立的潜在用户,转化为实际的购置力。如今很多马拉松赛事是靠参加者热情支持,当参加热情回落,“马拉松红利”消失,缺少明确规划的参加企业奖竹篮取水。(陈杰 王潇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