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0日电 “受老龄化、政策进步、产业创新、技术积累等因素影响,未来的5-10年,中国的生物医药将迎来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企业将有实力、有机会与跨国企业展开竞争。”近日,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庞俊勇接受媒体专访如是说。
在技术的长足发展与国家政策支持下,生物医药产业的风口到了!赶上风口,置身其中的创业者究竟是“赚快钱”;还是坚守最初的梦想,沉下心以技术、研发为本继续前行?这是苏州“B村”新课题。
经过十年的发展,苏州“B村”已有460余家企业入驻,10000余名生物医药专业人才就业,其中包括60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形成了新药创制、医疗器械(含体外诊断)、生物技术等特色产业集群。无疑,“B村”已站上了产业风口。
和许多创业者一样,从2010年踏上苏州这片土地,陈敏华爱把刚刚更名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亲切地称为“B村”。“B村”全名为BioBAY,取Bio“生物”之意。再次见到陈敏华的时候,除了苏州晶云药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外,他有了另一个身份“新药创始人俱乐部”秘书长。
2015年3月,在40多位创始人见证下,新药创始人俱乐部在苏州“B村”举行了成立大会,苏州亚宝药物研发有限公司创始人王鹏担任会长,发起人陈敏华担任俱乐部的秘书长。
如何解决新药创新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如何使中国在新药研发环节更上一层楼?这些问题一直是很多医药领域的人士关注的焦点。新药创始人俱乐部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新药创始人俱乐部运营总监卢波透露,俱乐部制定了严格的章程和标准,除了全国范围内新药研发公司的创始人,其余大约有1/3的名额留给了国内新药研发领域有影响力的机构负责人,比如新药研发孵化器,新药投资基金,新药公司研发负责人等。
在陈敏华看来,中国新药研发产业链已日趋成熟,研发分工也愈发细化,只有不同企业间积极合作起来,才能实现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益。“我的愿望是,所有新药研发企业的创始人在这个俱乐部都能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对此陈敏华充满期待。
在整个采访中,陈敏华很少聊到自己创办的公司“晶云”。他笑称,最初的梦想,现在正变化现实中。“晶云为全球制药公司提供以晶型为核心的最优药物研发方案,共同推进药物的高效研发。”
曾记得三年前媒体采访陈敏华时,爱用一句话形容他“从科学家转变为出色的企业家”。事隔三年后媒体再遇见陈敏华时,意外发现他依然保持着科学家的初心。
“只有守得住初心的人,才能看得见未来。”陈敏华如此,苏州“B村”同样如此。“专注做创新创业企业的孵化”这是十年前的定位。那时候,无疑是“又傻又窄”,因为没有太多人相信中国企业可以做创新,也没有太多投资人愿意投创新企业。
十年后的今天,庞俊勇向大家介绍苏州“B村”时,不仅有自信更有底气。“美国的高科技电子企业集中在硅谷,生物医药集中在波士顿,而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就是中国生物医药的硅谷。”
但“热血沸腾”的胜利却是用“沉着淡定”的付出所赢得。在风口上,猪以及所有人其实都没有那么容易飞起来。飞起来,需要很多合力助飞。2016年9月10日,由国内23家高端植介入研发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同发起成立了湖畔医用植介入产业研究院落户“B村”,旨在加强交流合作,加速新产品研发上市。
“长期以来,国内高端医疗器械以进口为主,70%的国内市场被国外企业占据。医疗器械购置费、维护费一直偏高,普通患者买不起也用不起。”湖畔医用植介入产业研究院会长奚廷斐说,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发展本土医疗器械品牌,打破国外垄断。
2015年,奚廷斐研究员作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在苏州“B村”创办了江苏沣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致力于全降解冠脉支架及心脑血管医疗器械研发和产业化。由于在生物材料生物学评价标准和方法及镁合金冠脉支架方面的卓越贡献,2016奚廷斐被授予“国际生物材料科学和工程fellow”。
“从美国回来创业,我考察过许多地方,最后就是看中了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产业集群效应,现在看来,我当初的选择没错。”苏州威盛纳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CEO、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苏维这样同媒体分享道。威盛纳斯公司独家创新的用于儿童眼科的高端影像专用设备,用于新生儿眼疾普筛,建立全国眼疾医疗记录以及信息数据库。目前,该公司的产品已在国内、东亚、欧洲以及南美占有广泛市场。
在苏州“B村”,与苏维有着类似创业经历的“大咖”还有很多。美国三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谢晓亮,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崔占峰等纷纷从海外归来,将科研成果在“B村”孵化。目前,“B村”内的吉玛、新海、开拓等8家企业已于新三板挂牌,另有20家企业已经完成股改或正在股改筹备上市。
“选地方真的非常重要。”陈敏华、奚廷斐等创业者们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苏州“B村”。美好褒扬,是送给苏州“B村”十周年最好的礼物。这10年间,苏州“B村”把工匠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也彰显着“不忘初心”,缔造一个“创新世界”。(周建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