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0日电 备受瞩目的2017第九届深圳国际充电站(桩)技术设备展览会6月18日在深圳落幕,包括聚电、特锐德、科陆、科士达等主流充电桩设备制造商均带产品亮相。聚电作为行业的互联网闯入者,2015年起凭借互联网和智能化的优势一直在行业创新上走在前面。
针对今年的充电展,聚电新能源的副总经理王庆华表示,过去两年多,充电桩智能充电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也逐步在细分,2017年不仅现场亮相的设备颜值都更高,充电桩产品也逐渐走向标准化(新国标)、大功率化和智能化。
场景化应用产品和充电解决方案是市场趋势
充电桩市场已经不再是过去简单的设备销售市场,随着二三线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的实施,和2017年国家能源局充电桩基础设施促进方案的出台,针对今年10万公共充电桩和70万私人桩的市场,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个市场已经不再是简单卖智能化充电桩的竞争了。
也就是说,行业的真正竞争门槛在于运营经验,对于新进入这个行业的制造商而言,想要采购零部件和核心控件组装充电桩就可以分一块蛋糕的想法将受到市场的反击,有运营经验才能卖产品。
客户需要的充电已经是完全和互联网运营相融合的业态。聚电凭借互联网技术优势和与国内运营商的互联互通经验,还在这个时点推出了对传统设备制造商的智能化改造方案,各个企业的充电桩产品,无论是在厂生产制造的,还是已经落地安装的,不管智能化程度怎样,是否可以实现互联网通讯,聚电都可以通过远低于行业的成本进行迅速智能化改造。改造完成后,每个充电桩上只是多了个二维码,但已经可以和市面上普遍的智能桩一样进行扫码充电支付和结算。而对于那些尚未和国网、南网及北上广地方运营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的小运营商,聚电也提供便捷的互联互通解决方案。
这一行为看上去其实是在帮自己的同行提高竞争力,聚电为何要这么做。聚电网络科技联合创始人卢晓晨表示,“我们就是希望能够提高整个行业的整体智能化水平,这是一个增量市场,我们充电运营最终服务的是用户,用户体验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车主转化,从这个行业千亿甚至上万亿的市场才能发展起来。举个例子来说,现在各个充电的平台充电量90%是由25%的充电设备贡献的,75%的充电设备在过去建设的过程中是不科学的,直白点说75%的投资是打了水漂。这个行业已经交了学费,就是对需求的数据不够,所以最初是拍着脑袋跑马圈地:但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只有科学规划,而规划的依据就是互联网平台反应的车主数据。这个市场足够大,聚电希望的是行业产品服务能力在智能化和标准化上有不断提升。”
聚电技术总监张虹宇表示,聚电这次主推的是细分市场需求的场景化应用产品。今年的趋势是大功率和超大功率充电,聚电已为南方电网交付了一批300kw双枪的大功率设备,这就是公交运营场站的场景化产品。类似公交充电的集中式应用场景的产品如物流车充电站、出租车充电站等今年走向了爆发期,今年的产品主要还是大功率的直流快速充电。同时聚电对去年市场接受度很高的广告桩产品也做了改进,不再简单追求广告屏的大小,更多是软件应用的升级和运营的分阶段软硬件配合方案。聚电在2015年就在国内首次研发了广告桩产品,到2017年,广告桩的产品已经在展会的各个展台均可看到。
其他的场景化应用产品还包括嵌入式路灯桩,随车轻便式充电桩和便携式移动充电设备和道路救援应急充电桩等。张虹宇表示,我们针对公交、物流、出租、共享电动车分时租赁点、公共充电点和社区私人桩共享等不同场景,都针对应用需求地做了单独的子系统优化方案和平台对接方案,不再是市场上经常看到展示的基础管理系统。简单地说,产品接入充电运营平台后和场景内其他智能应用是可以互动的,比如用户支付渠道打通,跨系统服务标准化等等,充电网络本来就应该是智慧物联网和车联网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不能停留在说说就好。
聚电透露新品聚电盒子:将社区共享私人桩成本降到行业均值1/3以下
受共享单车的影响,各个行业都出现了共享经济的应用模式,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运营也是如此。聚电网络科技联合创始人卢晓晨表示,2015年在这个行业内已经涌现的分时租赁电动汽车项目纷纷改名为共享电动汽车,而原来的普通智能桩和社区“哑巴桩”智能联网化改造也都被称为了“共享充电桩”,但是对我们做运营而言,共享的核心是把时间、车位、用电余量等相对闲置的资源让更多的人能用起来,在充电桩资源较少的时候,共享是能够教育行业的。比如2013年聚电就率先研发智能充电运营网络的平台,这是非常基础的共享。但现在要做的是让共享更切中痛点。
卢晓晨表示,社区私人桩共享出来这个想法,行业最早的几家运营商或者智能设备厂商都想过,也都有一些不太成功的尝试,为什么后来没有大规模地推下去,今年国家还要求建设70万的私人桩,这个任务也不好完成。核心是随车匹配的充电桩均系非智能化简易桩产品,而单纯投建智能充电桩,或者把简易桩换成智能桩的成本又高,基本一个充电桩在4000左右(不含建设施工),所以这个市场除了大的能源集团采购来做,民营企业包括上市公司都不好做。
聚电这次做了个智能的聚电盒子,可以用只有原来1/3的成本将社区私人桩的改造做完,但是用户体验和普通的智能交流桩一样。据了解,聚电盒子的方案已经在深圳开始试点,到2017年年底聚电将推100个社区,近500个充电桩,覆盖10万的社区人口。随后将扩展到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
卢晓晨表示,其实这个盒子解决了原来无法解决的三个核心问题:物业方和改造方均考虑的设备成本,设备智能化和方便管理。现在成本降低了,国家对很多地产企业新建100%配装的要求就容易实现了,原来的社区改造物业的成本也低了,而设备在价格更低的情况下还可以互联网化管理,同时能调配需求,管理就容易多了。而这一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卢晓晨透露,2个月左右,几个试点运营纠错后,会正式推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