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谢洪春:宝兴“谢皮匠”与第二故乡的深情

栏目:产业    来源:互联网    作者:醉言    发布时间:2015-09-05 01:58   阅读量:15679   

他是一个24年前从崇州来到宝兴的个体工商户,他是一个几乎被当地人忘掉本名,被称为“谢皮匠”的外乡人。

也就是这个将宝兴作为自己第二故乡的男人,震后,他不仅无偿用自家的两辆汽车往返于所需要的地方,搬运装卸各种救灾物资,更是拿出自己的宾馆,无偿提供给前来宝兴的各路救援力量。

也就是这个不知疲倦为何物的“谢皮匠”,震后,他想方设法从已打通的生命通道,运进了包括各种干粮、蔬菜在内的6车救援物资。

他就是宝兴县全友家私专卖店的谢洪春。面对采访时他说,虽然我是一个外乡人,但宝兴已是我的第二故乡,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事、尽点力,理所应当。

震后 他想到的是为家乡解烦忧

地震发生时,从睡梦中被惊醒的谢洪春,在经过最初的惊魂后,匆匆安置好家人,随即开着自己的小皮卡冲向了位于两河口民政局的救灾物资仓库。

“当时就想,宝兴夜晚温度低,那么多人露天睡觉可不行,要是下雨了怎么办?”接到民政局干部向宝兴中学群众安置点定点运送帐篷等物资的任务后,他立即兼起了司机和装卸工两个角色,一车车往返其间,硬是在当日晚临近12时,运送了数百顶帐篷。

当日晚上,在这一安置点躲避地震的不少群众住进了帐篷。

而在家中,他的妻子也和家人支起了24小时不间断的义务供水点,为人们提供无偿的热水服务。

4月21日上午7时,于货车上困了一夜的他,在得知救援部队正通过S210线向“孤岛”宝兴挺进时,他又和儿子分别开上自家的小车和皮卡,冒着沿途随时可能塌方的危险,赶到了新光村观岩组(小地名“小穆坪”)附近。

由于前方大面积塌方,这是他能赶到的最终位置。与其他自发赶来的社会车辆一起,搭乘徒步向宝兴推进的部队,赶往宝兴县城或更远的乡村。而当日往返超过400公里的行程,也是他数十年来感觉最累的一天。

忙了一整天,近乎虚脱的谢洪春并没有歇着,看着劳累了一整天倒在路边阶梯上顷刻间就睡着的官兵,他立即无偿拿出自家宾馆里的所有毛毯,期望能给寒夜中的官兵带来些许温暖。

实诚 只管埋头苦干的“谢皮匠”

5月3日,在宝兴县穆坪镇宝兴中学群众安置点的斜对面,震后10多天第一次来到店铺中谢洪春,正忙碌着清理摔碎的货物。“损失是肯定有的,但当时真的没有想那么多,对此,我不后悔。”

说话间,正埋头清理碎玻璃的谢洪春无意间露出了头顶的一块伤疤。这是4月30日他在县民政局仓库搬运救灾物资留下的。

这一天,正站在货车上搬运救灾物资的他,完全忽视了位于地下室中原本就较为低矮的横梁,就在鼓足一口气再次抬起货物站起时,他的头狠狠地撞在了地下室仓库的横梁上。瞬间袭来的剧痛让他倒在货箱内几乎昏厥。

稍时,缓过劲来的他又开着货车向安置点驶去,直到半路上一股鲜血顺着额头流下,他才知道自己的伤似乎并不轻。经过安置点医生简单的包扎,缝上两针后,不顾儿子的劝阻,固执的谢洪春又回到自己的车上。

而也就是凭着这点固执的劲头,在震后第4天,他通过电话与位于成都的全友家私总公司沟通后,不仅带回了30多名壮小伙加入到了抗震救灾的行列中,更是先后运进了6车震中宝兴所急需的蔬菜、矿泉水、干粮等各种救灾物资。

在和周围人们交谈中,有人说他是个生性耿直的生意人,有人说他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实诚人,而在谢洪春自己看来,自己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我个人条件要比别人好一些,我就应该多在家乡遭遇困难时多尽点力,这样我才能安心。”谢洪春说。

记者 孙振宇

热搜:宝兴,宝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谢洪春:宝兴“谢皮匠”与第二故乡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