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晓晶12月21日报道:随时随地进行基因检测的“掌上实验室”,“手术机器人”助手协助医生治疗心血管疾病……今天,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举行创新成果转化路演,该学院28项创新转化成果纷纷“亮相”。其中,十余个贴近民生的高科技医疗创新项目将来有望成功落地转化,服务社会大众。
“手术机器人”助力心血管疾病治疗临床转化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难题,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目前处于上升阶段。针对如此强大的“对手”,微创介入治疗是目前临床重要的手段。但目前医生和病人需要长时间暴露在放射线下完成手术,二维的X光引导也难以为医生提供完整三维解剖结构,使得手术难度高、时间长。
针对这个问题,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顾力栩、谢叻团队联合研发了心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融合了新型机器人、电磁定位技术,增强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安全防护技术,可使医生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智能化的治疗体验。
“掌上实验室”随时随地进行基因检测
我们身边的细菌、病毒、癌细胞都有属于自己的遗传密码,基因检测可以通过解读这个遗传密码,提示我们得了什么病,应该怎样治疗。传染疾病检测、产前诊断、癌症诊断都需要基因检测,但现在的基因检测通常都需要由大医院或专业机构去做,那是否可能有个便携式的小设备放在门诊或者社区诊所让基因检测变得更便利呢?
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特别研究员沈峰团队通过研究,把复杂的基因检测浓缩到了一块小型生物芯片上,只需把样品滴到芯片上,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拿到检测报告。这套小型设备不仅快速简便,而且价格不贵,随时随地进行“基因检测”体检有望成为居民的日常。
三年实践培育28个创新项目
记者了解到,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在2016、2017年相继推出“转化型研究促进行动计划”和“基础研究创新促进行动计划”,通过产学研医的联合,探索建立了一套创新研究、临床转化、投资孵化的新型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学院的转化型研究。
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季波表示,经过三年的实践,学院在纳米生物材料、医学生物、医疗仪器、医疗机器人四个方向培育了28个创新成果转化项目,一批项目已经攻克关键技术难题,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良好,能够实现转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