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吕克·贝松用每秒18万做出《星际特工》视觉奇观,可惜票房全面扑街

栏目:财经    来源:中华网    作者:牧晓    发布时间:2017-09-01 14:06   阅读量:16548   
吕克·贝松用每秒18万做出《星际特工》视觉奇观,可惜票房全面扑街
吕克·贝松用每秒18万做出《星际特工》视觉奇观,可惜票房全面扑街

投资2.1亿美元,顶着欧洲影史最贵电影的名号,《星际特工:千星之城》的北美票房尚未突破4000万美元,中国票房表现则不温不火,自8月26日开画以来,保持了稳定的排片率,领先同档期的《极盗车神》和《赛车总动员3》不少身位,截至8月31日下午4时,累计票房为3.32亿元人民币。9月1日《敦刻尔克》、《银魂》等一大波引进片来袭,《星际特工》的优势地位将会受到不小影响。

相较于投资额,《星际特工》目前的票房成绩并不算理想。导演吕克·贝松此前向媒体透露,已经通过预售版权等方式回收了大部分成本,财务上基本没有太多风险。在他看来,眼前的数字并非最终结果,两极分化的口碑也可能出现反转。他以自己的作品为例,当年同样在北美遭到冷遇的《第五元素》,今年恰逢二十周年修复版放映:“电影票在二十分钟内全部售罄,人们看完评论说,《第五元素》是经典。”

事实上,影评人们仍在为《第五元素》究竟是“神作”还是“烂片”争论不休。在吕克·贝松之前,没有人能把科幻片拍得如此轻快、滑稽,就像是银河系大型派对,也没有人能够把精致高贵的歌剧演出变成动感的电子乐狂欢,枪炮与鲜花齐飞。《第五元素》的气质迥异于时下最流行的科幻电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搭配法兰西式的浪漫、幽默与狂想,融合了前卫与复古双重调性,这部诞生于上个世纪的太空歌剧,仍能给今天新生代的观众带来古怪又新鲜的体验。

对于吕克·贝松的争议从成名作《这个杀手不太冷》就已经开始,他被称为最懂好莱坞的法国导演,却并不被任何一个圈子真正包容与认可。对于崇尚艺术的法国电影圈而言,他太商业,放在好莱坞体系里面,又显得太文艺。

“我吸收了卢卡斯、斯皮尔伯格、马丁·斯科塞斯、科波拉的养分,同时也被塔可夫斯基、黑泽明、戈达尔深深影响着。”因此,在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科幻片《超体》中,贝松突然大开脑洞探讨哲学、宗教,探寻人类的起源,思考存在与时间;《星际特工》有科幻级别的世界观设定,也有冷兵器时代的两两对决,这个发生于28世纪的故事,浑身散发着复古迷幻的浪漫气息。

一如《第五元素》当年引发的争议,《星际特工》遭到了更加严苛的评价,烂番茄新鲜度51%佐证了口碑的两极:喜欢与讨厌的各占一半。“Indie Wire”认为,影片的前25分钟应当被装裱起来放在卢浮宫里展示,而CNN评论声称它是“一年中最糟糕的电影,一笔最奢华的浪费。那些哀叹好莱坞过分依赖特效的影评人终于找到了来自欧洲的新鲜案例”。

只是,相较于那些毫无灵魂的连环爆炸,吕克·贝松至少提供了一场光影魔术般的梦游,每秒十八万的特效,都砸在了构建奇幻的明日世界上面,无论是珍珠人栖居的谬星还是多元物种共生的千星之城,都给人大开眼界的奇观体验。68岁的贝松想要向人们证明,他的想象力仍未枯竭。

吕克·贝松用每秒18万做出《星际特工》视觉奇观,可惜票房全面扑街

瑰丽的执念

《星际特工》改编自一部诞生于五十年前的法国畅销漫画《韦勒瑞恩和洛瑞琳》。这部漫画给《第五元素》的创作带来灵感,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为诸如《星球大战》等经典科幻影片带来了启发。然而,相对于漫威系列中的超级英雄,韦勒瑞恩和洛瑞琳这两个星际特工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实在是太陌生,和那些无任何原著基础的原创作品几乎没什么区别。但将它们搬上大银幕,是吕克·贝松从未熄灭的梦想。

在吕克·贝松十岁的时候,他是一个为韦勒瑞恩和洛瑞琳着迷的小男孩。“那个时候没有《星球大战》,没有电视,没有音乐,没有互联网,没有电子游戏,最期待的事莫过于每周三发行的《领航员》杂志,我在里面发现了韦勒瑞恩和洛瑞琳。我爱上了洛瑞琳,想成为韦勒瑞恩。”

上世纪90年代的视觉特效技术相对落后,贝松觉得还得等上一段时间,才能创作出与原著匹配的未来世界。他重读了漫画作品:“我知道,当时我不可能拍出这样的电影。科技不足以重塑漫画中的奇妙世界和各式各样的外星人”。

当詹姆斯·卡梅隆邀请吕克·贝松参观他的《阿凡达》的摄影棚时,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阿凡达》的出现,说明一切都有可能。”贝松把写好的脚本扔进了垃圾桶,重新开始:“总有一天,我会带着这些新设备重返科幻片,到了那时,唯一的限制就是想象力。”

为了构筑《星际特工》的未来世界,吕克·贝松请到了为《指环王》制作特效的维塔数码,《星球大战》御用特效工作室工业光魔,以及《权力的游戏》的Rodeo FX。三家顶级特效公司为《星际特工》创作了2734帧特效镜头。电影原声方面,请到了为《国王的演讲》《模仿游戏》《布达佩斯大饭店》配乐的作曲家亚历山大·德斯普拉,画面、声效、音乐共同缔造了一个气势恢弘的星际空间。

吕克·贝松用每秒18万做出《星际特工》视觉奇观,可惜票房全面扑街

贝松选择了大卫·鲍伊的名曲《太空星尘》作为开场曲目,就像歌词中写的迷失在太空中的汤姆舰长,观众也随着迷幻的音乐漂流在无垠的宇宙。影片从1975年美国阿波罗登月舱和苏联联盟号在轨道上对接的画面开始,其他国家和其他星球的成千上万艘太空飞船先后在几个世纪中加入它们,形成了瑰丽奢华、壮观绚烂的阿尔法空间站。“它是华尔街、科学城、联合国、百老汇,它是整个宇宙中最重要的地方。”

和人们所熟悉的背景幽深暗黑的好莱坞超级英雄系列不同,《星际特工》开头所构建的珍珠人栖居地,有着贝壳形状的岛屿和洞穴,水晶般纯澈的碧海蓝天,吕克·贝松使用了明亮的色调,从细节繁复的千星之城到巨龙潜伏的深海世界,再到各个物种栖居的缤纷天堂,以及戴上VR眼镜就能穿越到另一个维度进行购物的大市场,《星际特工》为观众展示了目不暇接的奇观。

“如果未来世界是那些科幻电影中所展现的那样,永远在下雨、一片黑暗,那我情愿杀了自己,我不想生活在那样的未来。”贝松希望用乐观的笔调去描绘宇宙,不妨天真一些,去做梦,去幻想未来人与人之间都能够握手言欢。我希望年轻人能够相信,他们外星人并不都是坏家伙,他们是友善的,愿意分享知识的物种。”

从《第五元素》到《超体》,再到《星际特工》,吕克·贝松总是把爱与和平挂在嘴边。比起武器,他更相信“爱”的能量能够拯救一切。人们认为吕克·贝松对于未来世界的幻想太过于乐观,友善得近乎虚伪。可是他仍执意在这个反乌托邦的时代,拍一部乌托邦式的狂想曲。他说,为什么要对未来怀有如此悲观的想法呢?如果对未来感到不满,那就试着改变。“我不会像一个四岁的小孩子那样感叹生活多么甜美,我知道现实充满各种各样的问题。那我们就尝试去和八千种外星人对话,当我们从外太空中回到地球,或许能发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间的对话变得很简单,每个人都很可爱。”

吕克·贝松用每秒18万做出《星际特工》视觉奇观,可惜票房全面扑街
吕克·贝松用每秒18万做出《星际特工》视觉奇观,可惜票房全面扑街

“在他看来,这个世界有点儿傻,也很欢乐、野性、自然,爱与嬉皮、艺术混杂在一起。”《星际特工》中客串的伊桑·霍克这样评价吕克·贝松,“他的电影与众不同,就像斯科塞斯或塔伦蒂诺的电影,一眼就能看出来。他的电影也是这样特色鲜明。”

当娱乐大片看也无妨

吕克·贝松的电影总能提供数个令人难忘的场景:《这个杀手不太冷》中,莱昂提着枪和玛蒂尔达捧着绿植走过热天午后的街头;《第五元素》莉露飞身跳入未来的纽约,车辆在摩天大楼间自由穿梭;《星际特工》男主角为了追逐嫌犯,在迥异的维度和空间穿梭,令人眼花缭乱,目眩神迷。

另一个出彩的片段莫过于歌手蕾哈娜的表演。在类似于百老汇的“天堂巷”,蕾哈娜扮演的魅惑者是一个懂得莎士比亚、兰波、莫里哀,又擅长各种舞蹈的性感女人,她的真身像一个透明的人形气球,名叫泡泡(bubble),她贡献的一分多钟的变装秀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第五元素》中令人惊艳的剧院演出《女神之舞》(the diva dance)。“泡泡”是一个没有身份的流民,影射了贝松对难民问题的悲悯,虽然蕾哈娜出现的时间极为短暂,却让人为她的命运所牵绊,灰飞烟灭前,她说:“在我的家乡,活着比死去更痛苦。”

让人遗憾的是男女主角的表现。新晋小生戴恩·德哈恩和特立独行的超模卡拉·迪瓦伊之间,并没有产生令人心动的火花,二人之间的互动就像两个不谙世事的青春期叛逆少年的胡闹,让人怀念《第五元素》中布鲁斯·威利斯和米拉·乔沃维奇之间奇妙的化学反应。

除了男女主演,针对《星际特工》的差评炮火主要集中在叙事方面,《好莱坞报道者》的影评人认为其获得年度金酸梅奖毫无悬念,电影没有任何一个时刻能让人全身心投入。虽然视觉效果无与伦比,场面调度复杂程度得以窥见贝松才华和功力,但不得不承认,情节成了连接奇观的功能性装饰品,即便有眼花缭乱的视觉呈现,仍然会有不少观众觉得乏味和无聊。

贝松并不是第一次被诟病叙事弱点,即便是钟情《第五元素》的影迷依然不能原谅那个“用爱发电”拯救世界的狗血结尾。到了《星际特工》,又把原来的套路重来一遍。吕克·贝松一直强调的是他没有在拍超级英雄电影,他的主角就是平凡人:“他们是大部分时间很幸运,有时候很愚蠢的正常人类。超级英雄都得穿紧身衣,而我只想要拍一个普通人。”

人们怀念那个拍出《碧海蓝天》和《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吕克·贝松。贝松更希望人们能把《星际特工:千星之城》想象成一部令人大开眼界的、帮助人们暂时逃离现实的3D娱乐大片:“我希望那些成天工作的人,到电影院观看这部影片,在观影的两个小时中忘记别的一切,就像在度假一样。”

扬言一生只拍十部电影的贝松在拍了第十部电影《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之后跌落神坛。然而即便在他狡猾的辩称“电影人可以撒谎”之后,仍然有诸多粉丝追随至今。吕克·贝松并非公认的大师,他作品中展现出的令人大开眼界的想象力,仍然征服了一些口味独特的观众。《星际特工》之后,吕克·贝松又陆续写了三个剧本。“75岁的时候,我可能会叫上让·雷诺和Eric Serra(吕克·贝松御用配乐),我们一起回顾过去这么多年,共同完成了多少作品。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我无法停止创作。”

贝松一直坚持着奇怪的作息时间,晚上九点睡觉,凌晨四点半起来创作:“我不喜欢夜晚。”面对那些希望贝松把拍科幻片的权利还给诺兰和卡梅隆的观众,他只是笑了笑:“我想我不会放弃,我还是挺喜欢拍科幻动作片的。”

贝松觉得,艺术家能够永远诚实地表达自我,坚持做自己喜欢的电影,就足够了。“只做我喜欢的电影,事情就变得简单。电影都有百分之五十成功或者失败的可能,如果它不成功,你可能会感到伤心,但你不会决定去死,因为你还是喜欢它。”

“你无法预测观众的口味,也许过几年,原本并不受欢迎的电影会再次通过其他形式畅销起来。”此前为影片宣传时,一个留着莫霍克发型的韩国男孩跑到吕克·贝松面前,告诉他,自己的最爱是《地下铁》,这是贝松拍摄于1985年的cult片,法国影星伊莎贝尔·阿佳妮在电影中的朋克造型超越时空地定义着潮流,让人过目难忘。“这个男孩只有14岁。 1985年的时候,他还没出生。也许五年以后,《星际特工》的DVD也会在某个角落等待14岁的孩子去发现。”

热搜:票房,票房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吕克·贝松用每秒18万做出《星际特工》视觉奇观,可惜票房全面扑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