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三三”机制用活扶贫贷

栏目:商业    来源:互联网    作者:竹隐    发布时间:2017-06-01 13:50   阅读量:8951   

张炜

四川省通江县扶贫小额贷工作坚持“政银互动、信用支撑、精准投放、增收致富”的思路,建立三项保障机制、改革三项放贷机制、创新三项使用机制,有效激发和释放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加快脱贫奔小康步伐。

建立三项保障机制 确保银行“放心贷”

扶贫小额信贷,银行放款是前提。通江把解决好制约银行不敢放贷、不愿放贷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建立信贷风险基金、贴息资金库、保证保险基金,让银行轻装上阵,积极放贷、大胆放贷。

政府建立和补充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基金7000万元,与合作银行签订合作协议,按7∶3的比例分担贷款损失。通过风险基金托底、诚信评定、村规民约等措施,给金融部门装上“安全阀”,降低其放贷风险。

出台扶贫小额贷款贴息管理办法,按照“先收后贴、分期补贴、应贴尽贴”的原则,每年从县本级和上级财政中预留专项扶贫贴息资金500万元,按年利率5%予以贴息。借款人凭贷款利息结算凭证,按季(年)申报贷款贴息资金,财政部门直接将贴息资金通过“一卡通”发放到贷款农户手中。

在开展大病保险、农房保险、小额人身保险等政策性普惠保险业务的基础上,县财政设立500万元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基金,扩大保险覆盖面。同时,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种养业特色农业保险等保险业务,降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自然灾害损失和人畜疾病风险。

改革三项放贷机制确保贫困户“贷得到”

扶贫小额信贷,贫困户受益是关键。通江县坚持站在贫困户角度组织设计扶贫小额信贷,改革评级授信、利率定价、服务方式,畅通贫困户贷款渠道,让贫困户能方便、高效、快捷地获得扶贫小额信贷。

改革评级授信,确保贫困户贷款有途径。该县打破传统评级授信指标设置内容,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评级授信指标,采取“一授二免三优惠一防控”(即授信,免担保、免抵押,优惠贷款期限、贷款利率、扶贫贴息,风险防控)的办法,将全县2.85万户贫困户全部纳入评级授信范围,按照1∶10的比例放大,授信金额6.4亿元。授信等级分为1—5级,对应贷款额度为1万—5万元,贷款年限为1—3年。

改革利率定价,确保贫困户贷款无负担。对不同信用等级的贫困户执行差别化优惠贷款利率。在央行基准利率基础上,一星级农户利率上浮50%,三星级农户利率上浮30%,五星级农户利率上浮10%,实际执行利率仅为商业贷款利率的50%左右。其中,五星级信用农户利率执行为4.35%,低于5%的财政贴息标准,农户不需支付利息就能使用贷款,有效减轻了贫困户的负担。

改革服务方式,确保贫困户贷款更便捷。围绕让贫困户零成本和短时间就能获得小额贷款目标,在每个贫困村设立扶贫小额贷款便民服务点,为贫困户提供服务。贫困户只需经过申请、村风控小组初审、承贷银行审批和签订贷款合同4个环节,在5日内就能拿到贷款。

创新三项使用机制确保信贷资金“用得好”

通江县创新“5+1”信贷机制、信贷产品供给机制、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贷款贫困户用得好、能致富。

该县探索金融机构、帮扶干部、贴息部门、保险部门、龙头企业和贫困户的“5+1”助农增收模式,即人民银行提供低息扶贫再贷款;信用联社量身定制评级授信指标体系,适当延长贷款期限、下浮贷款利率;财政分类给予贴息;保险部门提供种养业特惠保险;龙头企业提供技术、管理、市场服务,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

根据贫困户不同类别和需求,创新推出扶贫小额贷、小额担保贷、特色产业贷、扶贫搬迁贷、巴山新居贷、住房建设贷和致富创业贷等信贷产品,并充分发挥风控小组作用,强化贷后服务,帮助群众管好钱、用好钱,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

针对老弱病残无能力发展产业的贫困户,采取“资产收益扶贫”的模式,探索建立“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贷款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贫困户以股份合作的方式将扶贫信贷资金注入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确保贫困户按股分红、收益保底,实现稳定增收。

热搜:扶贫,扶贫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三三”机制用活扶贫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