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
距离美国总统大选不足三个月,两党竞选团队仍在争分夺秒拉票。不过,让两党政客非常头痛的另一问题是:如何提高大选投票率。据《科学美国人》杂志报道,这个内外标榜民主,声称选举是公民最大民主权的国家,过去9届总统大选投票率始终徘徊在50%左右,以绝对“优势”跻身发达国家投票率最差行列。如何提高选民投票率,行为科学家建议,与其简单地告诉选民去投票,不如从选民投票环境上下工夫。
美国大选投票率仅50%左右
资料显示,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仅有53.6%的选民投票,即便在投票率最高的2008年,这一数字也不过56.9%。相比之下,在最新一次的大选中,比利时投票率高达87.2%,澳大利亚投票率高达80.5%,就连芬兰的投票率也高达73.1%。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不愿意行使他们所称的最大民主权?
目前美国选举惯例中有些政治和人为的障碍,比如苛刻的选民身份法案,部分地区投票站不足,让一部分美国人很难参与投票。除了这些客观障碍,大多数有关未投票选民心态的理论指出,对政治漠不关心或不相信政府能力,同样制约选举率。针对这类选民,最好的方案是告诉这些人,他们的选票对政府非常重要,但这似乎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行为科学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这类信息性干预措施最终功亏一篑。实践表明,环境会对人们的决定产生根本影响。如别人的做法、选举对自我感觉的影响、为投票需做的准备等,都会最终影响选民是否投票。
投票计划将有助实现目标
很多传统的动员工作旨在让选民承诺在即将到来的选举日去投票。然而,正如许多人打算健身、实行健康饮食、为退休存钱一样,真正付诸实际的屈指可数。一项由哈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展的研究表明,制定具体计划有助于人们将目标变为现实。
2008年民主党在宾夕法尼亚州初选期间,研究者在28.7万名将要投票的选民中间进行了一场现场实验。美国11月份大选前一到三天,坦普尔大学行为科学家大卫·尼克尔森与哈佛大学的托德·罗杰斯将选民分为两组,一组仅询问他们的投票意愿;另一组除了投票意愿外,还会询问他们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实现投票目标等问题。
选民记录显示,制定计划比简单询问选民意愿更有效,有计划的选民参与选举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选民的从众心理不容小觑
传统方法通过强调“投票人的不多,你的投票非常重要”来说服选民投票。然而行为科学研究表明,大多数人会受从众心理的影响,更愿意做大多数人做的事。
在2005年新泽西州大选和2006年加州初选两个毫无联系的选举试验中,研究者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测试。他们发现,个体更乐于把选票投给多数人看好的竞选人。
而在2006年密歇根初选期间,由耶鲁大学和爱荷华州北部大学的研究者共同领导的另一场实验中,选民会在选举结束后收到一封邮件,告知选民与邻居谁投了票。令人惊讶的是,这一做法使投票率提高了8.1%。
如果大多数人都投票,没投票的一小部分人会觉得自己在推卸社会责任。公开投票记录可能会增加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也会令那些不投票的人感到羞愧。长此以往,他们便会保留作为社会成员的身份认同。
迎合选民自我认同感至关重要
对投票率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利用公民意愿去塑造自我认同感,也就是“投票的人”跟自我认同是否匹配。
在2011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斯坦福和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在2008年加州大选和2009年新泽西州长选举中,对这两个州的选民做了选举前调查:投票是自我认知的表达(即成为一个选民对你有多重要?)还是投票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活动。
或许有人会说,成为一个选民关乎自我认知,而选举行为则是原则上人人都能采取的行动。在选民身份确定的情况下,这一结果让投票率提高了10.9%。
这次大幅提高具有历史意义,或许使美国的投票率提高到64.5%,一举超过了英国和加拿大,让美国在皮尤研究中心所做的34个发达国家投票率排名中,由第31名上升到第19名。
投票重在坚定选择和信念
虽然排除政治障碍更能提高投票率,但行为干预有助于激发公民的积极性。有些人因为个人投票不会改变选举结果而放弃投票,对此行为科学指出,选举对于个人的重要性不止于此。
研究发现,投票行为除了能了解自身对于他人的意义,还可以增加对自我的了解,从而坚定人们的选择和信念。从这个角度看,不投票的人不仅意味着他们放弃了民主权利,还意味着他们的自我暗示:“我不关心政治。”进一步讲,他们可能对公民权利、地方治理、外事等更不感兴趣。而对那些投票的选民来说,投票不仅是政治表达的利益诉求,还是点燃政治生活的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