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宝兴百名干部首次接受心理干预

栏目:综合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余梓阳    发布时间:2015-08-03 09:36   阅读量:6796   

宝兴县基层干部在接受心理干预。

志愿者刘猛。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悦吕甲宝兴县摄影报道

焦虑的眼神,匆匆的脚步,一开口就语速加快,“我很忙”随时挂在嘴上……自从地震发生后,宝兴县不少坚守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基层干部,几乎都处于这样神经紧绷的状态。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总在自责工作做得不够好。

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他们忙于安置受灾群众、分发物资、执勤……却难以顾及家人。

自从地震发生,宝兴的一线基层干部已连续高强度运转18天。因为他们因地震带给自己过大的压力而产生抑郁等情绪,宝兴县委向高级心理咨询师、督导师,被称为“坚守灾区最久的志愿者”——刘猛寻求帮助。

昨日,宝兴县100多名机关干部接受了震后的第一次心理干预。

灾区镜头

39岁的杨明申是宝兴县穆坪镇党委副书记,他的声音早已沙哑,脸上写满了疲倦。

“我很忙” 他17天没见女儿

地震发生后,杨明申的脚步几乎从未停下来过。记者几次给他打电话,听到的回答总是“我很忙”。说话时,杨明申语速很快,好像生怕浪费一秒钟。

4月20日,杨明申在五龙乡的家中。早上8时02分,房屋剧烈地晃动,杨明申意识到地震了,他赶紧把4岁的女儿抱到院子里,家人都出来后,房屋垮了。

震后的15分钟,杨明申就带领其中一组应急小组,冒着余震和墙体坠落物的危险,疏散群众和抢险救灾。随后又主动请缨,带领2名镇干部徒步20公里的山路,将顺江村、苟山村300余人转移到安全地点。

刚开始的几天,杨明申累了只能眯一会,几乎没怎么休息过。等到物资运送进来后,杨明申又奔走在县民政局和安置点之间,负责物资的发放。大家都安置好了,他每天还要跟居民拉家常,抚慰情绪。

这些天,杨明申奔走照料着上千受灾群众,却没能见过女儿一面,安慰一句家人。

心理测试

“很多人在震后都没有时间,现在这1个小时关闭手机,把时间留给自己,放松……”昨日上午11时,在熊猫青少年宫,宝兴县的100多名干部在一个小游戏中,开始了震后的第一次心理干预。

做游戏时 大家都想着工作

这是个简单的考反应游戏——只有“子曰”的指令才是生效的。然而,当刘猛说“请全体起立”时,在场的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很快大家反应过来,又迅速坐下。刘猛说,这说明对方处于一种忙碌的状态,看似在听他说话,实际上大脑的后台却在运转着工作上的事。人在这里,心却还在一线,有种如坐针毡的感觉。

多数灾区干部心理压力巨大

总是自责做得不够好

“我是谁?我怎么了?我能怎么办?”刘猛让大家思考了三个问题。他说,很多人只知道自己是一名救灾干部,却忽略了自己是一个丈夫、儿子、爸爸,只顾着救灾却很少和家人联系。

吴燕是宝兴县有机产业发展管理局副局长,她怀有5个月的身孕。就在地震发生当天,吴燕第一时间投入岗位。最初几天,她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总觉得有做不完的事。直到后来,她才觉得后怕。

刘猛说,基层干部要承受更大的责任和压力,多数人心理压力非常巨大。除了救灾、抢救伤员,他们还会心急如焚地去帮助受灾的群众,确认大家的安全,分发物资等,“他们还经常要承受别人的不满,其实会让自己的心里更委屈”。

让刘猛感受最深的是,在他所接触的宝兴县干部随时都处于一种自责、内疚的状态。“他们经常一说话就着急”,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他们不吃不喝不睡都要把事情做好。

刘猛说,脾气变暴躁、注意力不集中、敏感、忘事、难以入睡等状态都属于创伤后应激反应。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心理支持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压力。这次的心理干预就是暗示大家,要对未来看到希望。

医生建议

每天保证6小时睡眠

刘猛带领大家一起深呼吸,并且闭上眼睛,让身心处于放松的状态。刘猛说,在感到压力的时候,尽量做深呼吸,利用片刻的时间闭目养神。多微笑、多道歉、多沟通,少批评、少指责、少懊悔。即便是事情多得搞不赢,也要尽量放慢自己的说话、做事速度。

对于减轻压力,刘猛说,睡眠并不影响工作,每天必须保证6小时以上的睡眠。心理辅导结束后,大多数人脸上的焦虑已轻松了不少。一名干部笑着对记者说,重新“开机”,他们带着更多的能量。

热搜:宝兴,宝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宝兴百名干部首次接受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