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雅安市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创,广安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义不容辞地向其伸出援助之手,广安人民在援建中与硗碛藏族同胞结下了深厚友谊。
转眼6年多过去了,如今,硗碛藏族乡的同胞生活得怎样?在经历“4.20”芦山地震之后,他们又是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困难?11月13日,记者走进我市对口援建的宝兴县硗碛藏族乡仁朵藏寨,感受了他们富裕而又宁静的幸福生活。
住新房生活条件大变样
11月13日上午10时,室外的气温骤然降到了零度以下,零星的雪花开始随风飘舞。推开仁朵藏寨村民王文的家门,一股暖流迎面扑来,电烤灶发出的强光将整个客厅照得通亮。沙发上,王文和妻子正逗着1岁大的儿子玩耍。
“以前,冬天取暖全部烧柴火,不仅不卫生而且还破坏生态环境。”王文说,他们家之前居住在山上,离公路有好几公里远,居住环境非常简陋,卫生条件也非常差。
空调、自来水、热水器……2010年,住进仁朵藏寨,王文一家的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新家的每个房间都安装了地板,空调、电烤灶成了他们家常用的取暖设备,热水器的使用彻底解决了洗澡难的问题。同时,他还利用自己的房屋,搞起了“藏家乐”
在宝兴县城至硗碛新场镇旅游线上,仁朵藏寨以古老而闻名,从仁朵藏寨的山门到每一栋住房,从构造设计到整体风貌,整个藏寨都保留了古藏寨的风格。
2008年7月,广安援建仁朵藏寨,在建筑风格上保留了藏寨的传统风貌,不仅有高达10多米的藏寨大门,象征着藏族佛教文化的白塔和经幡,富有特色的藏式建筑,宝兴最大的锅庄广场,更有完善的地下排污管道、路灯、公共卫生系统等齐全的公共基础配套设施。
放眼仁朵藏寨,49栋藏式建筑被联户路串起来,道路两侧由石材、木桩穿插垒起的矮墙,干净整洁的路面,一幢幢藏式楼房错落有致地环绕在休闲小广场四周,俨然一幅美丽画卷。
重感恩幸福生活节节高
“以前开皮卡车,到成都办事不方便,今年我花了将近40万元又买了一辆越野车。”离王文家不远,是夹拉村党支部书记杨树生的家,门口正停放着他的爱车。
杨树生告诉记者,广安援建仁朵藏寨之前,夹拉村村民根本没有想过会把房子建到山下,更不可能住上安全舒适的房子。“非常感谢广安人民,如果没有他们的无私援助,我们可能至今还居住在山上。”杨树生说。
夹拉村村民世代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生,搬进仁朵藏寨之前,杨树生务工每天只能挣20多元钱。搬到藏寨以后,杨树生不仅开起了“藏家乐”,并且还经常去揽一些工程做。“家家户户都开‘藏家乐’,前两年仅靠节假日一年可以挣3、4万元。”
杨树生还介绍说,“4.20”芦山地震后,仁朵藏寨旅游接待量下降很多,一年收入还不到2万元。
今年红叶节,仁朵藏寨旅游接待开始回暖,杨树生家一共有10多个客房,每天仅住宿收入就将近2000元钱。
搬进仁朵藏寨后,杨树生的人脉越来越广,生意也越做越好。买了新车,奔驰在山间的杨树生更是信心倍增。
广安援建项目给硗碛藏族乡群众带去了实惠,农业产业不断延伸,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国道351线从仁朵藏寨经过。
在仁朵藏寨,无论走到哪里,总能看到藏族同胞感恩的痕迹。
“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名字,一个汉语名,一个藏族名字,我的藏族名字叫撒喃扎西。”王文说,搬进仁朵藏寨后,他不仅成了家,还有了儿子,广安援建的恩情永远铭刻在他的心中,有了汉族名字交流起来更加流畅。
空余时间,杨树生总会到白塔下面,慢慢转动经筒用藏族独有的方式为广安人民祈福。“广安人民把我们当做亲人来帮助,我真心感谢和感激。希望大家多来硗碛,更希望广安人民永远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