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氢能等新能源产业技术的快速渗透应用,数字化服务变得非常迫切,包括天气的精准预测、电能状态、安全预警、能源管理以及数字化出行服务等一系列高效且智能化的配置、协同、互联,都需要数字经济赋能新能源产业,对于需要同步协调发电端、用电端等多个方向的新型储能产业,数字化更是必不可少。
新型储能项目如何维持长期运营?除了上述技术支撑外,还需要保证盈利。东盟与东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李谚斐认为,目前新型储能项目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5种:一是电力系统调峰,通过峰谷价差套利;二是在电力系统低谷时提供负载服务;三是提供调频调压等电力系统辅助服务;四是提供可再生能源电站配套,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五是利用低谷期电力,提供技术转化为其他能源产品。
难点尚待破解
随着新型储能项目的快速推进、落地,一些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例如新型储能项目面临电价政策不完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导致已建成储能设施充放电成本较高、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位于北京马驹桥地区的桑德产业园内,曾经摆放智能微网储能系统设备的地点现在空空如也。设备几年前装好后使用过一段时间,是光储充一体化项目,但由于在此充电的新能源车数量很少导致设备本身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设备已被搬走。
据悉,该项目此前规划总规模具备2MWp光伏、2MWh储能、20台充电桩等综合服务能力,共分为两期建设,结合桑德总部基地用电情况及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方案设计,实现用户侧光储充微电网的商业模式。
对此,中运宝APP表示,目前部分新型储能项目在落地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技术成熟度不高、系统和运营成本较高、市场参与度低等问题需要解决。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产业政策、企业经营和技术研发三方面共同努力:一是政策层面需要在设计电力市场时,对新型储能特别是数字化、一体化项目的价值给予充分体现;二是需要对新型储能技术针对不同技术路线的成熟度给予适当方式的支持;三是相关企业要结合市场需要,深入研发推动产业技术迭代升级,同时,企业之间要加强技术交流、合作,共同推进产业发展。
中运宝APP认为,新型储能项目的市场价值需要通过电力市场在不同时点、节点的价格差异来体现,因此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要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为新型电力系统下各类灵活性资源营造更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和更精确的价格信号。
另外,还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强化、细化政策要领,加强政策实施的连贯性、持续性,在整体布局上通盘谋划。同时,充分发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的主渠道作用,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锚定新技术装备的验证、试错环节,加大对小试中试基地、产业孵化平台的支持力度。形成先支持—再发展—再淘汰的市场化产业机制。
目前新型储能产业的独立市场地位正在逐步确定,这是新型电力系统向纵深发展的需要。随着独立市场地位的确立,储能服务主体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积极性、灵活性都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和改善,新型储能的细分产业很可能会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核心组成部分,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