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军本报记者肖力伟胡明宝
5月24日,西安知行中学的1200余名师生来到博览园开展为期一天的研学活动。
6月26日,宁夏五原中学50名学生来到博览园开展研学旅行。
7月12日,西北工业大学附中200余名师生走进博览园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截至7月中旬,博览园今年累计接待入园研学旅行的大中小学校57所、1.2万人次。
这个博览园,是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博物馆群,设有昆虫、动物、土壤、植物、中国农业历史、于右任教育思想纪念馆、葡萄酒7个专业博物馆和蝴蝶园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被誉为“自然科学的殿堂,农耕文化的长廊”。
虽然地处陕西关中的偏僻小镇,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却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据博览园主任朱荣科介绍,一年365天,博览园只有除夕放半天假,其余时间全部开放。去年全年接待游客超过了20万人次,仅春节期间就有3万余名游客在博览园里过大年。
在全国近300多所高校博物馆普遍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情况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何以风景这边独好?
校外建馆搞科普
重视农业知识普及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传统。1987年,全国第一家国立昆虫博物馆在该校创建,它以该校教授、世界知名昆虫学家周尧教授所收藏的大量昆虫标本和书籍为基础扩建而成,虽然小,但却是引人入胜的昆虫世界。
1999年,规模更大的昆虫博物馆二期工程投入使用。起点高、专业性强、展示手段多、传播方式亲民,昆虫博物馆很快成了学校的风景区,每天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回忆起当时的盛况,博览园现任昆虫馆馆长、该校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张雅林介绍说:“有时参观的车辆可以从昆虫博物馆门口一直排到学校外面二三百米开外,很是壮观。”
但问题也来了:群众来校参观和校内正常教学产生了冲突。如何让科普与教学两相宜?2006年,该校在昆虫馆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了面向社会开放的博览园,这是一个集动物、植物、土壤、昆虫标本和农史典藏为一体的博物馆群,紧邻学校教学科研区又相对独立。
新的农业科普基地更加吸引人。建筑造型蕴含展览主题,池塘流水穿行其中,四季景色优美;展览展示总建筑面积达到1.6万多平方米,120万种昆虫标本、55万份植物标本的收藏量均居全国高校之首;馆内图文并茂与实物相结合,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综合运用。
开展旅游促科普
硬件环境改善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的科普工作也走上了快车道,专兼职科普队伍组建起来,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蓬勃开展。2016年,博览园仅科普大篷车就运行2万余公里,走进40余所学校,巡展巡讲80余场次。
但一个新的问题又摆在了学校和博览园领导班子面前,学校无力继续投入运转经费,而政府部门也没有专项经费来支持。没有经费保障,科普如何进行?
博览园没有坐拥风景等待支持,在走出去的同时又积极请进来。园区先后与省内外400余所大中小学和事业单位共建科普教育基地,申报创建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同时,博览园还在国内较早探索实践“辅助与补充学校与家庭教育”为理念的研学旅行模式,策划“蝴蝶文化季”、昆虫之旅夏令营、金秋亲子昆虫音乐节、亲子奇趣游、“情侣游”等一系列极具农业特色的主题活动,开发蝶翅画等50大类、232个品种的旅游文创商品。
每个节假日,博览园门口不同地区牌照的旅行车和等候入园的游客排起的长龙就成了农科城一道热闹的风景线。
以科普强旅游,以旅游促科普。博览园通过旅游增强了自身“造血”功能,实现了自我运营、持续发展,在保证师生教学科研、新生入学教育的同时,也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土资源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科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更成为陕西旅游的一个明星景区。
打造科普新天地
在后稷石像下,聆听“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传说故事,在田地里与教授一起耕、耙耱、锄、播,体验铁犁牛耕、手推磨、马拉车等传统农耕方式,博览园新开发的农耕体验活动让西安知行中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的师生们印象深刻。
“科普是我们的生命线。”朱荣科介绍,教育部等多个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后,博览园加强了体验性、互动性更强的科普产品开发工作,蝴蝶放飞、饲养、标本制作,抓蛐蛐,斗蟋蟀,识花认树,“科学大观园”APP移动端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网上实景浏览树木园等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2017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重点工作安排得很紧密,包括探索开展科普大篷车进社区、下农村活动;建成流动昆虫博物馆;启动数字化树木园二期工程和数字化昆虫博物馆建设;整合校内科普资源,成立学校科普中心等,目的在于做大科普工作,打造农业特色的科普品牌。
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博物馆,更要为社会作更大贡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兴旺表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新时期高校科普工作指明了新方向,“十三五”时期,博览园科普工作将成为学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品牌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