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6月30日电(黄垚、董峻)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已在资源区划、育种栽培、耕作机械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今后发展重点将以提高产业质量效益为核心,优化调整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日前在广西玉林北流市举办的2017年全国高端热作暨中国国际荔枝产业大会上,农业部农垦局副局长胡建锋介绍说,2016年全国热带作物种植面积1.48亿亩,总产量2.11亿吨,总产值3507亿元,产品出口总额200亿元以上,其中荔枝种植面积844万亩,总产量232万吨,均居世界第一。
据介绍,通过技术投入,我国已建成365个品种优良、管理规范的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同时,热作标准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已发布34项国家标准、253项行业标准及400项地方标准,基本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胡建锋表示,热作产业由于高度市场化、国际化、多样化,推进供给侧改革的任务更重、难度更大,需要通过优化区域布局、调整生产结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建成与区域环境特点相适应的热带作物产业带和优势区;重视科技创新,把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到生产中,推进热作科技成果产业化。
农业部农垦局去年印发了17种热带作物的优势区域布局,胡建锋要求热区各地不断巩固发展和优化提升能充分发挥当地比较优势的主导热作品种,同时重视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名特优新稀高效热带作物。以早中晚熟及鲜食、加工品种相对均衡供应为目标,优化调整品种结构。
我国热作产业尤其是热带水果以种植、初加工等产业链低端环节为主,精深加工、仓储、物流、贸易等发展相对滞后。胡建锋认为,应推进热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效益。
热作产业是我国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热区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超过30%。我国热区分布在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南部及四川、贵州南端的河谷地带、西藏林芝地区和台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