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4日电 日前,苏州生物纳米园正式更名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更名,是对自身产业的结构和品牌定位有了更为精准的认识。当日,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桑田岛区域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举行集中开工开业仪式,B区8家生物医药创新企业的产业化基地正式签约落户,C区启动工程建设。
作为苏州工业园区高端医疗器械与新药制剂的产业化“阵地”,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正在加速完善从孵化、中试到产业化的完整产业链条。
“此次从一期‘迁徙’到二期,不仅是公司的办公面积翻了倍,未来还将在这里建立起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化体系,让创新成果真正落地。”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天昊基因总裁姜正文说。
从专注于基因检测的产前诊断领域开展创新研发,到如今公司的无创唐氏筛查技术已经具备国际领先水平。天昊基因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的见证者之一。
作为曾经的见证者,再一次行走在生物产业园内,罗培志对“B村”的感情是特殊的。“B村”全名为BioBAY,取Bio“生物”之意。2011年,罗培志在这里创办天演药业。此时的“B村”还有些安静。
“现在虽然刚刚起步,但我相信未来会有大的发展。” 这是多年前罗培志常挂嘴边的一句话。那时的他谦恭儒雅,很像一位学者。
而今再遇罗培志他依旧是一位深爱苏州园林文化的学者,但更自信更有底气了。“天演药业是一家立足于中国,面向全球的抗体新药开发公司,通过不断拓展抗体疗法的适用性打造一个世界级品牌。”最初的梦想正在慢慢变为现实。
翻阅罗培志的简历,可以看到他是一个有着深厚研发背景的科学家。他不仅曾担任过默沙东制药公司的生物制药研发主任,也是美国默沙东全资子公司抗体优化公司的创始人。
如今,在苏州工业园区内正蛰伏着一批像罗培志这样的生物医药方面的海归精英。市场大、机遇多也成为医药领域海归选择回国的重要原因。
“十年磨一剑”,从2006年启动载体建设和招才引智至今,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已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一流产业高地。截至目前,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内已有460余家企业入驻,10000余名生物医药专业人才就业,其中包括60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形成了新药创制、医疗器械(含体外诊断)、生物技术等特色产业集群。
根据新的发展定位,发展较为成熟的原苏州生物纳米园区域以孵化培育创新企业为主,今后将作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而正在火热开发中的桑田岛区域则以承接产业化基地为主,今后将作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
有人说,“大不是美,小也不是美,从小到大才是美”。但是,现实中似乎更容易被大企业所吸引,对于小而美的企业,难免视而不见。等昔日的小草长成参天大树后,大家才恍然叹息,“怎么当时没看中它?”
用这段话来总结“B村”的十年也是相当恰当。2007年,“B村”最早竣工两栋大楼,第一拨十几家公司进驻。2009年之前的发展很慢且极为艰难。那时创业的人很少,海归回到中国做新药研发企业的更少,而“B村”从一开始就定位只做创业企业孵化。
专注做创新创业企业的孵化,在那个时候,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起步的初期,似乎中国其他地方都没有这么精准的定位。然而,正是这种咫尺之内造乾坤的气质,奠定了“B村”与中国其他地方迥然不同的发展路径。
“现在我们站在了产业发展的风口,如何让B村和企业借助东风、大鹏展翅,是我们下一步思考的焦点所在。”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庞俊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B村”正以“专注、联合、创新”的态度,努力构建全球最好的生物产业生态圈,希望将全球的资本、人才、科技等各方面的资源完美地拼接在一起。
所谓睿智,是提前找到下一个引爆点,而不是等谁胜利再追捧谁。一个企业家如此,一座园一座城市也如此。“B村”正从“新”开始,寻找未来的巨头。(周建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