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最早提出建设地铁设想是什么时候?地铁一号线走向又是如何选择确定的?近日,市档案馆向社会最新开放了1983—1986年形成的5502件档案,记者从中发现了我市地铁建设鲜为人知的往事。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翻开卷面已经发黄的老档案,南京提出地铁建设规划的起点定格为1984年12月13日。
这一天,由当时的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召开了南京市地铁规划研究小组成立会议。会议形成了一份会议纪要,大家一致认为,兴建地铁是彻底解决南京交通拥阻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会上还成立了地铁综合研究组、交通流量调研组、交通对策规划组、交通经济研究组等4个专题研究组,统筹推进地铁建设工作。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当时南北线(安德门——迈皋桥)高峰小时公交车客流量平均已达2.5万人次,最高为3.8万人次。南京建设地铁一号线从客流量最大的南北线着手,大家没有异议。但在线路走向上,意见却并不统一,会上一共提出了3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是由安德门起到中华门火车站,穿越护城河到三元巷,再经过新街口、鼓楼、玄武门到模范马路穿过玄武湖北岸到达南京火车站,至东井亭或迈皋桥,以上都是地下。自迈皋桥开始为高架直达燕子矶。
第二套方案由安德门起到内桥以及玄武门到南京火车站,再到迈皋桥。
第三套方案由安德门起到内桥,经洪武路、上乘庵、香铺营、丹凤街、高楼门、玄武门、南京火车站再到迈皋桥。
其中第三套方案当时的呼声最高,未被采纳的原因主要是洪武路中段、南段以及香铺营以北需要大量拆迁,投资巨大。经过比选,南京地铁一号线最终胜出的是第一套方案。
从40多年前的老档案中追溯我市地铁建设历史,可以发现当时的规划者具有前瞻性,在地铁一号线设计中提出了“网络”的概念。
如何科学合理设置站点是地铁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市规划一号线时提出设置17个车站。同时,为了便于和未来规划中的多条线路无缝衔接,一号线在三山街、新街口、鼓楼、南京火车站等处,预留换乘站的位置。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在新街口选择车站时,曾设想在把车站放在原新街口菜场附近,后因种种原因而放弃。
市档案馆档案管理处处长夏蓓表示,目前,市档案馆已向社会开放了12批档案,累计36万多件,目的是让市民了解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更加热爱这座城市。
本报记者吕宁丰
本报通讯员 封庆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