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关注】刘英:三大创新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栏目:产业    来源:互联网    作者:山歌    发布时间:2017-03-08 18:51   阅读量:11639   

作者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本文刊于3月6日新浪网。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工作重点,其中专门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单独提出来加以强调,足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今天的中国虽然早已成为世界工厂,但却依然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农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无农不稳,无粮则乱,任何改革如果不涵盖三农,不能保护占人口多数的群体的利益,都将难以取得成功。因此,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决定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农业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从依靠资源投入的发展方式向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从满足量的角度向提升质的要求转变,从供给侧角度来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结构性问题,达到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村的绿色生态发展。

0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直击矛盾

在产量十二连增的背景下,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因此亟需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前我国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资源环境、农民增收等等方面存在较大压力,产量大而质量低、成本高而价格低、库存高而销售滞、小生产而大市场,以及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等矛盾都亟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破解。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保障有效供给,以富农、惠农、强农为目标,以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农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从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方式、农业产业体系的结构性改革入手,着重解决农业结构性失衡问题,提高农产品全产业链的供给质量和效率。

0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绿色

当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不是总量而是出在供给侧,因此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体制性的矛盾,突出绿色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向绿色高效提升,将农产品向高质绿色提升,向绿色生态环保可持续提升。

一是解决农产品绿色优质均衡供给。由于国内的消费结构升级,农产品价格机制存在问题,当前部分农产品的供需结构矛盾表现突出,例如一面是大豆供不应求,一面是玉米供过于求。为适应需求结构的改变,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来解决,提供绿色、标准化的高质量的农产品,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均衡发展。

二是完善农业的绿色生产体系。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而国内人工土地等成本攀升,国内粮价高出国际市场40%,竞争力不足,小规模、高成本的农业生产模式难以为继,因此需要通过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农业供给体系的效率,提高农业竞争力。

三是确保农业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在确保农产品供给总量的前提下,将农业发展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从农业生产入手,包括规范种养植,大幅降低化肥、农药、抗生素的使用量,标准化农业生产,改变粗放式拼资源做法。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三方面入手,提质增效:

一是从总量平衡向结构优化转变,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供给;

二是调整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向绿色农业生产方式来转变;

三是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改变农业产业体系,向现代农业体系,向新产业、新业态来转变。

0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个重点

一是去库存。通过调整农产品的生产,来适应需求的改变。提供优质绿色农产品,如增加大豆的生产供给,而对供过于求的玉米,一要压缩产量,二要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三是调整玉米收储制度。

二是降成本。我国农产品在投入成本上持续上升,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国内价格高企凸显,要降成本来提高竞争力。一要降低土地成本,二要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三要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提升竞争优势。

三是补短板。对农业进行反哺,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包括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让深山老林的产品都能通过电商快速接入现代物流体系;加大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农民旱涝保收;加强对于现代网络的投入力度,通过农产品电子商务提升农民收入。对于基础设施投入,不仅要增加硬件投入,还要增加软件投入。

04

三大创新加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无论是农产品供给、农业产业体系,还是农业经营体系改革,都要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尤其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以科技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科技投入,来实现农业现代化,根本上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解决农业问题。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扭住科技创新这只牛鼻子不放,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确保农产品源头绿色,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创设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提高规模经济效益。通过建立农业的创新园、创业园和产业园,来加速推进和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2016年全国实现了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这是农村实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又一大制度改革和创新,包括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与产权制度改革,包括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性的制度创新,也为根本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是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

此外还要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及收储制度,尤其抓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做好政策性粮食库存消化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产品的产业链。保障农民权利,提升农民的收益,增加优质农产品的供给。

三是金融创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面广,投入力度大,单靠财政支持是不够的,还需要在防控好风险的情况下,通过金融创新,加大对农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重要保障。不仅加大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而且要发挥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作用。扩大林权和农村土地“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努力实现涉农信贷投放持续增长。支持农业保险等金融创新,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加强金融创新支持的同时也要防控好风险,为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金融保障。

05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让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性作用,让价格发挥机制作用,让价格信号起到激发市场活力与调节市场供求的作用,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但这不等于国际贸易对国内农产品不保护和完全放开市场,政府需要提供好制度环境,做好产权保护,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增加财政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持,不只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力度,而是在农业结构优化、农产品绿色生产、农业科技创新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物流体系建设给予重点支持,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加大支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

三农事关重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突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一号文全面阐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内容,强调坚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条底线:确保粮食产能、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唯有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确保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的总基调。唯有做好农业供给侧改革才能完成今年政府工作,解决好三农问题,取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增长。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集团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款2亿元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目前,人大重阳被中国官方认定为 G20智库峰会(T20)共同牵头智库、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一带一路”中国智库合作联盟常务理事、中国-伊朗官学共建“一带一路”中方牵头智库。2014年来,人大重阳连续三年被选入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推出的、国际公认度最高的《全球智库报告》的“全球顶级智库150强”(仅七家中国智库连续入围)。

热搜:农业,创新,改革,农业,创新,改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关注】刘英:三大创新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