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科研机构孵化企业,瞄准“卡脖子”技术

栏目:财经    来源:东方网    作者:顾晓芸    发布时间:2019-11-08 09:06   阅读量:7441   

最近,来自30多个高科技创业团队的创业者走进上海科技大学,开始首期联育StartHub创业营培训。记者采访发现,多个创业团队由上海科研机构孵化形成,并得到上海国有企业投资,有望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产业化。经过为期两个月的培训,这些创业者将更好地管理初创企业。

黄金选冶有望出现技术革命

联育孵化器董事长李怀宇介绍,首期联育StartHub创业营导师团阵容强大,有科创板上市公司创始人,华为、阿里的产品专家和管理专家,还有来自上海科技大学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资深教授。授课内容涉及“创业第一课”“产品与营销”“管理与运营”“融资与股权”四大板块,力求针对科技创业者的痛点提出解决方案,总结科技企业“从0到1”的创业方法论,助力创业者走向成功。

参加培训的营员近50人,所在企业覆盖集成电路、智能穿戴、材料及工艺、信息安全等高科技领域。和晶(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加新是其中一位。他告诉记者,和晶新能源成立于今年1月,由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孵化形成,这个中科院团队研发出了黄金清洁选冶技术。据介绍,传统的黄金冶炼技术要使用大量氰化物和汞,剧毒且污染环境。研究团队采用国际前沿纳米气泡和膜技术,研制出黄金清洁选冶装备和工艺包,并完成小试和中试,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得到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产业投资后,这个团队组建了企业,目前正实施吨级产业示范项目。“这一技术有望为黄金冶炼行业带来革命,实现绿色提金。”

依靠人和财突破卡脖子技术

上海睿驱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也源自上海科研机构。两年多前,周明江博士加盟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成为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项目负责人。今年4月,这个项目团队组建了上海睿驱,周明江出任总经理。

IGBT是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被称为“电力电子行业里的CPU”,广泛应用于电机节能、智能电网、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目前,德国英飞凌、日本富士已推出第七代IGBT,而国产IGBT还处在第四代、第五代阶段。为突破这一“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上海睿驱将研发目标设定为第七代IGBT,主攻电动汽车市场。如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周明江认为,最重要的是人才,其次是资金。功率半导体行业人才要掌握高氢离子注入等复杂工艺,非常依赖个人经验,往往需要几十年积累,才能成为一流人才。为此,上海微技术工研院引进多位中外一流人才,使研发团队少走弯路。资金方面,研发团队也得到市科委的支持,并获得上海联和投资的天使投资。“公司未来发展仍需大量研发经费,我们希望通过创业营,得到更多投资公司的关注。”

上海微技术工研院在IGBT项目产业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在比利时留学的周明江说,研究院对标的是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研发微电子领域各种前沿技术。当一个研发团队的技术取得突破后,就引入资本孵化企业,让技术快速走上产业化道路。中科院上海高研院初步摸索出一套结合高科技特点的研发和成果转化模式。近年来,上海涌现出一批以工研院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和以高研院为代表的科研成果转化机构,它们与产业、资本紧密结合,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热搜:企业,技术,企业,技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科研机构孵化企业,瞄准“卡脖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