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0月20日电 题:从“靠天吃饭”到“靠云吃饭”:大数据、云技术助力中国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崔力
数百亩彩色稻田、成片的西红柿大棚、黄河口的大闸蟹、西藏拉萨遍地的天山雪菊,通过凤岐茶社打造的“农业大脑”,只隔着一个屏幕,所有种植场景仿佛触手可及。
在物联网、云计算的赋能下,“农业大脑”汇集了所有数据,相当于一个能够实时看到农户信息、土壤湿度、气温情况的总指挥部,田间地头的风吹草动“尽在掌中”。
“我们现在正在规划建设一个谭家湾‘云上农业’试验场,2019年年初正式启动建设,占地约700亩,分28个网格来展现不同的种植场景。建成之后,‘云上农业’试验场就可以与世界各地的农业生产场景实现云端互联,成为中国‘云上农旅’的一个样板间。”凤岐茶社的总经理傅骞介绍。
今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也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第25年,网络科技早已渗透进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浙江乌镇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面对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风口,农业企业也开始搬到了“云上”。
浙江乌镇的谭家湾遗址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是马家浜文化的重要遗址。时隔千年,乌镇摇身一变互联网之都。穿越千年时空,古老的农业文明与新生的互联网在乌镇来了一次“邂逅”。
在山东寿光的野虎村,农民们种植西红柿,何时应该浇水、施肥,全都是凭经验和感觉,辛辛苦苦种植出来以后,一斤西红柿的收购价大约只有2-3元。
通过物联网技术,在土壤中铺设三层传感器,就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情况,让农户知道何时该浇水;各项数据指标都能通过物联网实时“上云”,标准化的生产得到了保证。
农户生产出来的农作物标准化后,从农产品变为了农业商品,借助农业合作社统一打造的品牌,进入长三角地区的高端消费市场,每斤西红柿甚至能够卖到20元,附加值翻上了好几倍。
售出的农产品,消费者可扫码一键溯源,不仅能看到产地信息,还能够看到农产品从小苗开始的生长全过程,在农户和消费者间搭建起信任的桥梁,实现“优质”农产品“优价”。
考虑到标准化农业会对农民的自身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傅骞表示,“要培养一批会技术、懂数据的‘新农人’”,因此搭建起了一个“云上农校”,农业专家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远程视频技术“走”进农民的大棚,参与生产全过程,为农民答疑解惑。
凤岐茶社是成立于2014年的创业服务机构,采用“互联网+”的模式构建,截至2018年底,已在国内13个省份孵化出现代农业企业60多家。
凤岐茶社的总经理傅骞说,“我们希望能够带动国内更多的农业连入试验场,对他们进行技术赋能、金融赋能和品牌赋能,从而对他们进行全面的提升,助力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最终帮助我们的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