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厢地区是上海城市之根、发展之源、文化之脉。近年来,随着旧改加速,老城厢很多建筑与街巷在“留改”中被保留保护下来,但蕴藏其中的部分文化却随着居民的搬走而消失。最近,民进黄浦区委员会的一份建议提出,应尽快开展老城厢口述史采写与编纂工作,将口述内容融入居民生活与游客游览中,让老城厢文化“活态”留存下来。
旧改生效、居民搬走后,仅将历史建筑与街巷形态留下来就够了吗?口述史出炉后,出本书就完事了吗?这份建议提出的很多问题,对其他正在更新的城区都有启发意义。
建筑街巷是立体档案
黄浦区老城厢旧改提速,一部分没有历史价值的危房简屋依据规划重建,另一部分有价值的文物建筑、优秀历史建筑和保留保护建筑、历史风貌街巷,根据相关规划及文史和建筑领域专家评估,实现保留“修旧如修”。
但留下来的,不应仅是建筑与街巷的“壳”,历史建筑下“人的价值”不能忽略。民进黄浦区委员会认为,历史建筑、风貌街巷是立体的城市档案,是有生命的,是与历史和未来接通的、处于进行时态的客观存在,历史建筑里的市民生态也应保留。
随着大批本土居民老龄化,老城厢的文化正部分消失。民进黄浦区委员会提出,应将口述访谈作为挽救性工作。“黄浦区现有的、保留下的那些历史建筑里,大部分租住着外来人员,这对老城厢历史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状态,成为上海作为移民城市的历史延续。外来人员对老城厢的历史提供了新的话语内涵,也构成城市当代史的一部分。对历史建筑而言,不管将要拆除的,还是计划保留的,做好原住居民和租住居民的口述档案都很有必要。”
口述史的重点在“人”
在怀旧风潮下,许多市民对历史建筑、风貌街巷的物理存在有极大的兴趣。但民进黄浦区委员会认为,对历史建筑与历史街巷的口述史记录,应将着重点放在“人”身上,记录居民的日常生活状态,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流动的“人的历史”。以老城厢为例,一是记录老城厢和石库门房子里与红色文化有关的革命故事,为在这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革命人物记述立传;二是记录能体现江南文化,具体到上海本地居民与移民在文化层面相互融合、团结友爱的生活故事;三是记录市民在老城厢这一特定历史文化条件下,通过几代人确立并传承的好的家训、家风、家规、家教故事。
当下,不少老城区、老街坊都在进行口述史编纂,但不少地方的口述史出炉后被束之高阁,或在出书后就结束了。民进黄浦区委员会认为,口述史不只是学术作品,如果没有文化的现实传承,就不具备社会效应。完成后的口述史应起到档案为现实服务的作用,让文化流传下去。比如,将完成后的口述史作为辅导材料,让中小学生成为受益者;将口述史内容填充进现有的建筑导览二维码系统,让游客通过阅读来进一步认识老城厢和老城厢里的人,形成一个让更多游客、市民与城区历史沟通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