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安保只能靠“人海战术”?全球人工智能大会用上高科技

栏目:财经    来源:东方网    作者:安远    发布时间:2018-10-26 13:40   阅读量:13156   

近年来

上海举办的大型活动越来越多啦!

徐汇区作为中心城区

常年承担着国内外各类大型活动

比如足球赛事、演唱会、马拉松等

下周,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大会

将在徐汇西岸艺术中心召开

这是“进博会”安保工作的重要预演

安保只能靠“人海战术”?全球人工智能大会用上高科技

徐汇公安分局在大调研中发现传统的安保模式在面对大型活动时,单一采用人海战术存在局限性。随着智慧公安建设不断推进,将现代科技手段融入现代安保措施工作中,在时代进程的步伐中,必将是大势所趋。

传统安保措施存在的问题

现场到底来了多少人,哪些人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现场的各项设施是否会有故障……以往,在大量安保力量投入后,安保指挥部里总还有一丝不放心,除了紧盯各路视频,仍会在内心有诸多疑问。

耗费的安保成本较高

安保只能靠“人海战术”?全球人工智能大会用上高科技

在现场安保过程中,人力投入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随着安保措施要求不断提高,保卫目标逐渐增多,安保岗位设置也相应增多,不断增加的参与现场安保人数,对财力支出以及警力投入方面都形成较重负担。如遇上较长的安保周期,这种方式的安保效能也将无可避免的下降。

在应对大型安保活动时,依靠人力实现安保力量的全覆盖,从实际效果来看,似乎有点杯水车薪。

现场实时情况反馈滞后

安保只能靠“人海战术”?全球人工智能大会用上高科技

在应对大客流时,许多单位采取通过视频监控等手段来对现场人数进行预判。当人群开始增多时,现场警力很难对每个角落进行布控,仅能对重要场馆内外“点”和“线”上的情况进行管控,对于整体实时情况只能通过“点”和“线”上反馈的情况进行研判,整个反应过程明显太长,错过最佳应对时机。

现场人员、车辆如有异常,也很难通过肉眼辨别。即便有后台工作人员通过视频监控进行补位,面对大量的视频监控画面去逐一发现,难度可想而知。

现场消防的全程监控仍需加强

消防安全历来是大型活动安保环节最不容忽视的。

在活动举办前,消防部门会多次对场馆内外进行火灾隐患检查,并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简易火灾防控培训,以确保活动举办当日的消防安全。

安保只能靠“人海战术”?全球人工智能大会用上高科技

但是这些防范措施均为前置预防,而在活动举办过程中对火灾隐患监控仍以飞行检查的方式进行,部分设置的烟感喷淋等基础消防手段也只是火灾发生时的应急设备。

证件查验方式影响现场体验

传统人员证件查验工作通常会与入场安检一起在场馆入口处开展,采用人工肉眼识别的方式逐一进行查验。

当在入场高峰时段,过长时间的身份核查容易造成现场人群的大量聚集等待,对前来参观的人员来讲,体验感较差。若要加快核查速度,势必在整个过程中造成工作疏漏。

经过调研

徐汇公安分局决定

通过人工智能手段实现工作主动跨前

解决过往人力所无法避免的问题

安保只能靠“人海战术”?全球人工智能大会用上高科技

运用身份信息自动识别系统

此次“人工智能大会”召开前夕,观众需在网上进行实名注册,在审核后,为信息核对无误的个人制作专属芯片通行证,并通过身份信息自动识别系统采集人像特征与身份信息,将信息绑定导入大会“白名单”,确保每一位观众仅凭通行证和人像识别就可快速进入不同场馆。

同时,公安机关还在大会各场馆内分别设置了多台证件芯片感应和人像识别设备,对现场观众进行“双重”自动识别,并同步比对大会“白名单”信息,若发现“白名单”以外及“证、脸”信息不匹配的人员,自动向现场指挥中心发出预警,及时派遣警力及安保力量进行处置,有效消除不安人员隐患,确保身份查验的快速、准确。

探索建立智能消防系统

在前期对各场馆建设、装修、布展期间多次开展消防检查和全程监护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全方位实时智能消防系统。

着重在机房、设备存放处、电房、人员聚集点等重点部位设置烟感、温感、电弧等火情感知设备,做到火情实时监控、及时管控。同时,在消防应急通道内加设空间探测监控,一旦出现消防通道异物堆积、堵塞的情况,及时将预警推送至现场指挥中心,确保消防通道的畅通。

针对此次大会所涉及的场馆多、面积大、消防管控难等特点,在各场馆内设置温度、湿度、气压等空间状况监控设备,对建筑内的实时物理情况进行采集感知,并通过后台智能研判系统,对数据进行倾向性综合分析,及时查找异值源头,发现火灾隐患,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安保只能靠“人海战术”?全球人工智能大会用上高科技

打造立体化安全防控模式

根据此次大会场馆多、室内外混合、间隔距离远等复杂地形要素特点,徐汇公安分局充分发掘智慧安防应用,打造“人工智能大会”多维度立体化的安全防控模式。

一、搭建“一标六实”警用地理信息系统

完成各场馆的实有房屋建模,按照实有力量分布的模式在其中分别展示民警、保安、工作人员和注册参会人员的现实分布和活动轨迹,做到应急处突力量全掌控、全落实。

二、运用智能“跟踪”系统

在核心警卫区对进出人员、车辆实行实时身份验证、全方位安检的基础上,通过模型算法,对场馆内外的异常行为人员及车辆进行自动分析并预警提示,利用特征识别技术,对发现的目标开展实时轨迹追踪,配合现场安保力量进行快速处置。

三、扩大公共巡控范围

在采用传统步巡、车巡、视频巡逻的基础上,新增无人机巡逻模式,重点对室外场馆视频监控难以覆盖的范围进行重点巡查。同时,增加无人机反制技术,对外来非法飞入场馆区域的飞行物进行主动干预,全方位提升区域安全,为核心区、控制区提供安全缓冲。

上海办好国际大会

安保工作必不可少

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欢迎留言

热搜:科技,科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安保只能靠“人海战术”?全球人工智能大会用上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