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互联网+”大学生双创大赛寻找下一个创业明星

栏目:财经    来源:中新网    作者:牧晓    发布时间:2018-10-16 11:56   阅读量:16717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手云集 在这里寻找下一个创业明星

题要:什么活动能让贝克汉姆、刘德华、易建联、唐嫣一齐发来祝贺视频?10月14日,当这4位名人一齐发出祝福,比赛现场爆发出一阵掌声和笑声。大家亲眼看到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聚力维度团队用人工智能技术,合成了这4位明星的动态视频。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赛场上,曾经走出过ofo这样的创业明星。如今,投资人希望在这片赛场寻找到下一个创业明星

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众多年轻创业高手云集。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中云智车——未来商用无人车行业定义者”项目获得冠军;厦门大学的“罗化新材料:全球激光荧光陶瓷的领航者”项目、北京邮电大学的“人工智能影视制作——聚力维度”项目获得亚军;浙江大学的“邦巍科技——全球高性能结构材料领跑者”项目、北京理工大学的“枭龙科技AR智能眼镜”项目以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FlexCap”项目获得季军。

“互联网+”大学生双创大赛寻找下一个创业明星

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观众正在观看各校参展项目介绍。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佘 颖摄

单个项目带动就业成千上万

在赛场上,经常会见到有选手陈述发挥不理想,出了赛场就抱着同伴大哭。但是,不要小瞧这些年轻人。他们可能是全世界平均年龄最小的一群企业高管——以“90后”为主,本科在读的总经理、CEO比比皆是。

“今年共有265万名大学生、64万个团队参赛,参赛学生数量超过过去三届总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说,“近5年,有265万大学生实现创业。其中,2017年首次登记注册的大学生创业者达64.5万人,比2013年增长80%,大学毕业生创业率达3%,超过发达国家1.6%水平近1倍”。

以“90后”为主的创新创业生力军已全面发力,正在奋力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跟着他们一起奔跑的,既有同龄人,也有大叔大婶、大爷大妈。一个创业项目,往往能带动成千上万人就业。

“我们跑了200多家豆腐作坊,才摸索出前店后厂的锅香豆腐。它既有北豆腐的香气,也有南豆腐的细腻,并且从产到销只要2小时。”壹明唐现做豆腐创始人闫朝恒自豪地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说,“消费者既抱怨我们的豆腐卖得贵,可又忍不住总想买,复购率超过90%。目前,我们已经发展出657家加盟店,拉动了5700多人就业”。

而西安交通大学的“金刚模”项目,不仅把模具产品的使用寿命大幅提升,还有效避免了模具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这项技术在曾经衰败的中国模具城——临沂市推广,成功让31家企业复工生产,带动3500名工人实现了再就业,预计增加产值近10亿元。

还有全国首个培育出冰草种子的天英合作社,其冰草销量占全国的30%以上,带动5200多人就业;专注农村扶贫的小康农民讲习所,运营了7家自营农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万余人,让10万农户感受到农业科技带来的增收红利……这些学生创业项目,已经成为拉动当地就业的明星项目,帮助万千家庭解决了就业问题。

“互联网+”大学生双创大赛寻找下一个创业明星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参赛选手黄俊科通过研发实现了黑枸杞干果的花青素稳定,图为他现场冲泡黑枸杞。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佘 颖摄

多个项目着眼乡村振兴

如果七八年前问起甘肃小伙黄俊科,毕业了想做什么,他会回答留在大城市。可是,2013年从天津商业大学毕业后,他却选择了回到甘肃老家,一头扎进沙漠里开发黑枸杞全产业链。

比赛现场,黄俊科拿出一个杯子,倒入矿泉水,放入几粒黑枸杞,仅用了两秒钟,黑枸杞开始释放出紫色,很快就把这杯水染成了漂亮的透明紫色。记者尝了一下,还有一股淡淡的甜味。

“小时候,我家附近长满了这样的野果,我们叫紫果。老人说有毒,我经常把它按破了做墨水。”黄俊科在天津上大学之后,才知道这就是黑枸杞,花青素含量是蓝莓的3倍。他就动了心思,想对黑枸杞做一些深加工。他和专家团队用时一年半,才实现了黑枸杞干果的花青素稳定,并掌握了黑枸杞保鲜技术,让这种沙漠里的果子可以像蓝莓一样鲜着吃。

黄俊科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注册了“漠兰杞”商标,并让农民承包土地照料,一亩地一年大概能赚2000多元。采摘时,他们还单独开工资——200元到400元一天,村里好多70多岁的老人都来干活。今年,他们的新工厂就要投产了,预计将带动更多乡亲致富。

今年的大赛上,像黄俊科这样的项目有个单独的赛道,叫“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都是扎根农村、造福农民的项目。其中,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桃醉井冈”团队在黄桃种植技术、营销策划等环节大力支持合作社,帮助神山村20户贫困户脱贫;常州大学“贵在植染”团队在贵州省三都县种植蓝草858亩,实现了143户贫困户脱贫,户均年增收9600元;山东农业大学“一世花开:优质月季切花助力精准扶贫”带动6省10个贫困镇的农民人均年收入由1000元增至2.5万元……

赛场之外,一年来,教育部组织在福建古田、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山东沂蒙山、河北西柏坡、安徽小岗村、宁夏闽宁镇7地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当地需求全国对接活动,累计有2238所高校的70万名大学生、14万个创新创业项目参与活动,对接农户24.9万户、企业6109家,签订合作协议4200余项,产生经济效益近40亿元。

高校成果直接对接市场

“90后”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可不是只做个小手工艺品,开个小买卖。对他们来说,诺贝尔奖、《自然》《科学》等核心期刊论文、国际发明专利,都是寻常。

他们中有炽云科技,是俄罗斯总统普京最新座驾挡风玻璃投影技术的开发团队;有斯诺普利,把诺贝尔医学奖转化为中国首个肺动脉高压药;还有极蜂,打破了国外声码器垄断,预计能为中国数码对讲机行业节省34亿元专利费用……从58进5的比赛开始,每个参赛项目都能让人眼前一亮。

就连初创组也不乏高手。常州碳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将石墨烯微片功能化技术与国产水性树脂阻尼材料工艺结合,研发出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石墨烯环保车用阻尼材料。“产品拥有授权发明专利7项,而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二分之一。”公司法人黄昱臻说,截至今年8月,公司累计销售产品985吨,应用于10多万辆汽车,累计销售收入突破1500万元,年增长率超过278%。“一汽集团旗下车型将于2019年全线使用我们的产品。”黄昱臻说。

这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吊足了投资人的胃口。本届大赛邀请了800多位投资人和企业家为大学生提供投融资服务和创新创业指导,很多投资人还直接担任了评委。在58进5的比赛现场,100位评委的打分也是给出分数和投资意向两个选项,很多项目都拿到了四五十个投资意向。

“虽然很多好项目参赛前就拿过投资了,但还有机会。第二届时,ofo也只拿了季军。大家可以抱着寻宝的心态继续关注。”中国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器联盟秘书长陈静告诉记者,她已经连续3届参加大赛评选,上一届投了一个项目,本届也有意向项目正在洽谈,“这一届项目有质的飞跃,大赛已经成为企业发现创新人才、高校输出科研成果的重要途径”。(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佘 颖)

热搜:互联网,大学,大赛,创业,明星,互联网,创业,大学,大赛,明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互联网+”大学生双创大赛寻找下一个创业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