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中国经济大版图正经历新一轮重塑,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

栏目:财经    来源:搜狐    作者:顾晓芸    发布时间:2018-09-23 13:50   阅读量:17624   

除了火锅、串串还有大熊猫,你觉得成都的优势在哪里?欢迎留言参与讨论,智谷君将抽取2位点赞数高的读者,各送出一本瑞·达利欧的《原则》,另随机抽取3位参与读者赠送神秘书籍。

粤港澳大湾区和雄安新区两个千年大计,一前一后都在这两年出世。这是不亚于深圳特区、浦东新区的国家战略举措。

40年来,中国的区域发展始终处于一种动态调整的态势中。

老人家在南方画了一个圈,小渔村崛起成制度高地,内陆重工业城市次第衰落。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中央相继出台西部大开发、振兴老东北等举措,内陆以沿海为目标奋勇前进。

先富带后富还在进行时,上海自贸区又横空出世,成为全国最顶尖的开放阵地。这回 “制度高地”都是小儿科了,直接改玩“政策洼地”。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史永远在失衡,永远在追赶。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如今珠三角和京津冀,即将借着两个千年大计的东风再次腾飞。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西南经济圈又一次面临被甩身后的压力。

难道我吃辣界的扛把子就真的没有机会吗?

01

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有很多有趣的CP。珠三角是广深,长三角是苏杭,大西南是成渝。

成都和重庆都是国家中心城市,站在了中国城镇化等级的最高序列。国家对其寄予厚望。

这对双子星如何带领大西南经济圈崛起,尽快追赶、缩小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的差距,成为了未来几年的挑战。

中国经济大版图正经历新一轮重塑,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

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成都、重庆的投资依赖度(固定资产投资/GDP)分别为68%、89%,跟北上广比起来还是太重,属于投资驱动型城市,经济的内生增长力不强。

中国经济大版图正经历新一轮重塑,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

今天,成都在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产业、石油产业、航天航空、冶金建材、等十大优势支柱产业已初步形成集群。

制造业是颇具规模了,服务业却还在拖后腿——

成都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2170.2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474.94亿元,第二产业5201.99亿元,第三产业6493.3亿元。第三产业占比只有53%,远低于珠三角和发达国家水平。

下一步的关键,在于能否补上短板提振现代服务业,打好中央给与的“自贸区”的牌子,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展。

放在今天这种特殊的节点,这件事很急!

当下国内外形势正站在巨变的前夜。与中国相似,全球的经济版图也处在新一轮的大调整中。

美欧携手唱响自贸区,欧日也关了天窗联姻。美国当起带头大哥,领着全球最富裕的地区抛弃WTO另起炉灶。包括还在酝酿当中的TPP、TTIP,这两个世界上最先进的经贸体系都没有包括中国。

中国顿时有孤立之危。为了突破发达国家的围剿,最近几年中国正在抓紧自贸区建设,提前做好承压实验,以最终顺利扛起RECP、中日韩自贸区的大旗。

今天,中国的自贸区实验正从点到线再到面,以雁阵方式落地长江两岸。以成都为主的四川自贸区能否杀出一条血路来,在金融、商贸物流、临空经济、口岸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关系着成都这个国家中心城市能否融入 “一带一路”,也关系着大西南经济圈能否为中国突破围剿奉献力量。

上海、广东自贸区固然是王牌,常有开创性的举动,但因为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土壤的不同,这些沿海地区的新经验,中西部不一定完全能承受得住。

反而是成都这种内陆城市,其探索出来的新模式,可能更具有普适性,更适合中西部立为标杆迅速跟进。

02

成都虽然偏居一隅,其对于全局性的意义不容小觑。

但不管成都如何发力自贸区,发力会展经济、高端旅游、金融产业,服务贸易等第三产业,归根结底都需要“人”。

所以我们才看到,在这一轮声势浩大的“抢人大战”中,成都一出手就是王炸,给户口,给补贴,给住宿,给公寓……抢人广告都打到杭州地铁去了,“蓉漂”一时成为网络热词。

成都这么急,就是想赶在新一轮全球经贸大洗牌之前,储备弹药,卯足了劲。

成绩也很明显,截止今年4月,9个月的时间已有17万余名青年人才落户大熊猫城。

这座没有阶层距离感的城市,正在慢慢溶解户籍之冰。不过,成都跟其他几个国家中心城市一样,还存在着另外一道无形之墙——

人才流动过程中,“住”是一个大问题。找房之艰辛,可能每一个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每一个想要安家的刚需客,都或多或少感同身受。

传统的找房路径,既耗费精力,又耗费时间!

近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式找房”发生了路径上的变化。典型者,有豆瓣社区和贝壳找房。

  • 豆瓣社区,是去中介化的。这几年,有无数人以个人IP做背书发布真房源,完成了租赁交易。
  • 贝壳找房,是聚合房产服务商。目前平台已连接了1.4万家门店,合作品牌超过50个。“楼盘字典”过亿套房屋数据、全生命周期真房源系统等,保证了房源实时动态验真。而且通过VR看房,体验真实,人不用到现场,房子就了解得七七八八了。

以往,国人光在找房这一项上就浪费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假设每月中国有800多万人在找房子,成交周期为5天,这些人平均月薪一万,一个月就有180亿元的薪资沉没。而这笔薪资所能创造的社会财富,还远远不止这笔数,要成百上千的翻倍。

贝壳找房、豆瓣这类互联网平台,正在缩短着这个周期。看似平淡无奇,其实解放了劳动力流动的枷锁,释放出了更多的沉没时间。

03

今天,中国的房地产正在从增量市场变成存量市场。数据显示,2017年已有23个城市全面进入房地产存量时代,二手房交易量超过新房。

这意味着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业的质量,将在整个社会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只有把人留下来,住得舒服了,才会有消费和投资,进而带动GDP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房地产中介服务业的健康良性与否,直接关系着后续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关系着一座千万人口的城市运行效率。

不过,当我们拉长视线俯瞰所有的话,可能会有一个令人吃惊的发现。

房地产中介服务恰恰是线上化进程最慢的一个行业,购物,外卖、旅游、甚至生鲜电商等都做得非常好,房地产服务则因为是非标的、低频的,线上化缓慢。

而且,这个行业的链条涉及到房、人、司三个环节。仅仅是把数据放在线上,只是解决了房源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行业野蛮生长的生态。

经纪人和经纪公司,都想利益最大化,把房源、客源牢牢拽在手心里,不愿意开放共享,造成整个行业零和博弈、恶性内耗,消费者有不得不为这种效率低下买单。消费者常常为了一套房,付出巨大的时间、精力成本。

野蛮生长的房地产服务业就像一颗大铅球,绑在大西南经济圈高歌猛进的步伐上。城市越发展,后阻力就越强。

曾经有一度,我认为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因为房地产服务业是镶嵌在整个社会机制当中的,只有外部压力比如行政力量的介入,才会得到约束。

直到这两天,局长在成都参加了一场大西南经济圈房产高峰论坛,意识上才有所改观。

在论坛上,贝壳找房推出了一个首创的新玩法,叫做“店东委员会制度”。我不敢说这一定会重塑成都乃至大西南的经纪人生态圈,但这种尝试还是蛮有意思的。

在真房源门槛基础上,经纪机构可以通过贝壳ACN经纪人合作网络,实现利益分享、合作共赢,比如房源录入方、房源维护人、客源方、撮合成交方等,打破了行业合作的藩篱。跨地域、跨品牌的联营,推动整个行业从竞争关系走向合作关系。

除了真房源、ACN合作网络,通过大数据、VR等创新技术,还能实现房源、客源快速匹配和看房效率的提升,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成本。

在这个过程当中,贝壳找房还会帮助合作方做品牌的重新定位、包装和推广,提供营销、运营、品牌、供应链、人才、资本等系列赋能,打造合作共赢的新生态。

该平台就好像一个资源交换机,集纳了众多品牌商和经纪人入驻。在这么一个庞大的系统当中,难免会有人质疑怎么把一碗水端平。

这个时候,店东委员会就发挥作用了。

简单来说,店东就是贝壳找房上接入品牌商的管理者。目前成都首届店东委员会成员包括链家、德佑、富房、远投等经纪品牌。店东委员会可共同参与平台共建,监督平台运营管理。

一旦在跨品牌的合作中出现纠纷,店东委员会将作为重要的意见方参与到商议中来,以类似“陪审团”的身份进行协调处理,保障品牌、经纪人、消费者等各方权益。

用流行的话来说,这是一场“社区自治”的实验。

知名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认为,“贝壳找房是一种新型商业模式,贝壳牵头,为行业提供了公共平台,让资源信息共享,让整个行业更加高效”。

从历史经验来看,服务业的现代化、高端化,甚至有可能产生比制造业更强的经济推动力。像香港、新加坡的崛起历程,都是借助于金融业、中转贸易越发强大的竞争力。

表面看起来,房地产服务业没有金融、法律、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那么高大上,但是在整个社会大机器中,它又是非常基础而关键性的一环。

整个行业高效、透明了,成都的抢人、留人也就会更加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而这些千千万万的“蓉漂”,又将是承载四川自贸区实验、推动大西南经济圈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有生力量。

因此,新经纪时代若真的到来,就将不仅仅是房地产服务业的一小步,也是经济发展的一大步。

?

热搜:经济,经济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中国经济大版图正经历新一轮重塑,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