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5日,猎聘网母公司有才天下信息技术召开新闻发布会,根据市场最新消息,此次计划通过香港IPO融资3-5亿美元,并即将开始招股,用于提升研发能力及产品组合、收购或投资、改进及实施销售及营销计划,以及一般企业用途。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及摩根大通。
纵观行业内高歌猛进赴美上市的同业,猎聘在自己成立7年之际决定登陆香港资本市场,也算是献给自己的一份周年礼物。复盘数家线上招聘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成长路径,无论是在着重“讲故事”的美股,还是在偏爱“数据”的港股市场,除了交出一份满意的盈利成绩单外,有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变现能力的企业才有能力在资本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这些能力体现在公司的商业模式和战略定位层面。
此前美股上市的线上招聘企业,做的是卖广告这些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贩卖信息流服务。而同样作为线上招聘行业的一员,猎聘网的获利的基础逻辑相同,但是商业模式都与之大相径庭。
传统线上招聘企业通过个人用户的免费注册和企业用户的付费注册,获得大量信息流。再让企业在平台发布招聘广告,个人用户通过招聘广告投递简历,完成个人信息和企业的信息的贩卖,实现流量变现。毕竟是人力资源类公司,最后还会出售一些人力资源服务。
猎聘网通过向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信息流通服务,并给予人才获取服务盈利,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于企业。虽然都是流量变现,但获得的方式却截然不同。
猎聘网是通过猎头平台+生态圈的模式,引用外部猎头进行撮合匹配,解决了招聘难的问题,吸引更多流量,从而促使流量变现。所谓猎头平台,是服务于猎聘网的认证猎头可以通过购买猎聘网的金币,与HR一样可以下载应聘者简历的平台。
猎头平台+生态圈
招聘的核心逻辑是交易和服务。传统线上招聘公司只是为企业和客户提供了一个发布招聘广告和投递简历的平台,线上招聘公司并不进行撮合匹配。由于平台足够大之后,信息过度冗杂,大部分企岗位介绍也千篇一律,求职者不知道企业需求和企业前景,盲目投递;而求职者为了能找到好工作,过度包装使得企业无法得知求职者真实能力。传统招聘网站只注重了信息的交易,并没有注重服务。信息严重不对称造成招聘时间过长等一些列问题。普通人才的招聘问题还不严重,毕竟企业要求低,岗位供给多。而越是在高端招聘中,这种现象越明显。
猎头解决了匹配难的问题。猎头为求职者认清自我、介绍目标公司发展情况等,解决一些列求职问题。猎头也可以为企业更快发现合格求职者,甚至发现求职者内在价值,为求职者求取更高薪资。猎头加快招聘进度,解决了匹配问题。
所以就出现了聚焦某个特定行业的线上招聘平台。平台先明确自己的定位,过滤掉大量不适合本行业的求职者投递简历。再通过专业的职位设置和公司介绍,减少信息不对称(这种计算机式过滤也是猎头的一个体现)。通过过滤,招聘信息冗杂程度大大降低,求职者有了明确目标,投递更加谨慎。招聘平台还可以通过招聘的人工猎头进行二次匹配,减少招聘时间。
而猎聘并不是专注于某特定行业的招聘平台,虽然猎聘网先通过中高端招聘的定位,过滤掉一部分普通人才,但是信息依然冗杂。随后公司通过大量资金投入,优化人工智能筛选的方案。截止2017年12月31日,公司拥228人在研发团队对监测数据、信息匹配、信息隐私等方向进行了研究。2017年共投入9,192万元进行研发,持续三年保持增长,占营业收入的11.1%
通过初步定位过滤和人工智能过滤,信息还是过于冗杂,招聘时间依然无法大幅缩减。这时就需要大量的对某行业感知能力强的人工猎头进行职位匹配。而人工猎头属于人才密集型行业,由于专业程度较高,公司无法大量招聘人工猎头。
猎聘创始人戴科彬自己做了3年半的猎头去了解猎头招聘这个领域,了解企业需要什么,猎头们需要什么,职业经理人们需要什么。所以猎聘选择了建设一个猎头平台,让利给外部猎头,进行简历匹配。这个平台类似于滴滴。
滴滴是一个叫车平台,乘客是需求方,司机是车辆服务提供商,更多的司机就会使叫车更方便,而叫车更方便就会吸引更多客户,客户更多就会吸引更多的司机,而滴滴则是利用取司机服务费产生的现金流和时间价值实现流量变现。这种模式不因为滴滴车多不多而决定滴滴的发展,而是服务于滴滴平台的司机和使用滴滴的乘客来决定的,这种可复制的模式吸引了大量的流量,从而决定了滴滴的格局。
和滴滴一样,猎聘是一个招聘平台,企业和个人是招聘需求方,猎头是服务提供方。企业越多,发布的招聘信息越多,招聘信息越多,求职者越多,求职者越多,猎头就更多,服务就更加完善,猎头服务更加完善,招聘服务就更快,企业和求职者就更多。而猎聘网通过企业在猎聘网发布招聘广告,提供闭环招聘服务获取收益。这种模式不以猎聘为主导,而是以社会上分工明确效率化较高的猎头为主导,可复制性极强。也是由于这个生态圈为企业解决了问题,企业才愿意付出更高额的投入,所以让猎聘网的毛利率长期保持在84%以上。
但是形成生态圈的早期,需要大量投入来形成规模。滴滴在早期是通过补贴的方式,吸引了大量司机和客户,导致滴滴在前期大量亏损,但规模成型后开始实施自己的盈利模式。猎聘前期的情况与之相似。
猎聘网通过长期每年高达4亿元的广告、营销和销售投入,在线上,应用搜索引擎营销,手机应用程序营销等方式;在线下,公司在中国主要城市地铁站进行广告营销。公司通过自己的销售团队,向全国企业客户销售公司的服务。截止2017年,公司销售人员达到2,196人。也正是因为这些广告投入和2000多名营销人员的营销,猎聘获得了规模优势。
注册个人用户数目从2015年的2,500万人提升至2017年的3,890万人,复合增长率26.17%,验证企业用户从2015年的75,088家增长至2017年248,600家,复合增长率81.95%。其中成为客户的企业有39,887家,共发布250万份岗位信息。其中221家为世界500强企业。大量的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共吸引101,840名验证猎头在猎聘网的平台上为其服务。
猎聘这个平台已经初具规模,公司也将因为这个猎头平台+生态圈的模式,不断优化服务,吸引更多企业在此发布招聘广告信息。轮盘转动,黑洞开始运转,流量将持续被吸引进来。猎聘终于在中高端市场取得了竞争力,开始盈利。把线上招聘从用之可弃的一次性网页变成了用户黏性极高的一站式平台。
一方面,普通人才招聘平台无法与猎聘网形成竞争关系,而作为聚焦某个领域的中高端招聘平台,无法满足多元化的企业招聘需求。企业用户不可能在多家聚焦平台发布多种类招聘信息,发布成本较高,在猎聘网上可以满足同一平台同时多种中高端岗位招聘需求。所以对于聚焦某行业招聘平台来说,猎聘在非聚焦领域的竞争力极强。
另一方面,猎头同时会从其他互联网招聘平台获取简历。经过长期简历积累,猎头手中部分普通人才经验成熟,渐渐转化为中高级人才,会被猎头匹配至猎聘网上发布的相关中高端职位当中,人才逐步成为猎聘网的注册用户。而中高级人才不会下沉到普通人才的互联网招聘网站上进行求职活动。所以在猎聘网的注册个人用户只会逐渐增加。
只具有获取流量的手段,在一个流量没有增长的空间里面也是不行的,很容易达到天花板。对业绩无增长的公司,在资本市场最终命运只有低PE和长期稳定的股价。而猎聘选择的中高端招聘市场,天花板很高。
中高端招聘战略定位
招股说明书显示,猎聘经营国内最大的专注于中高端人才的线上人才获取服务平台。猎聘选择的是中高端人才招聘这个市场。
根据易观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前程无忧市场占有率30.1%,智联招聘27.5%,58赶集25.5%,其他16.9%。前三家招聘网站占比已经超过80%。前程无忧在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的情况下,2017年线上招聘业务营业收入18.72亿元,其它人力资源服务营业收入10.09亿元,合计营业收入28.81亿元。
而猎聘网却在不到1%的市占率的情况下,线上招聘业务和猎头服务拿到了合计8.25亿元的营业收入,可见公司布局中高端市场收益也是很可观的。据统计,目前国内中高端招聘公司总数超过17000家,其中大部分为线下招聘公司,按收益计算,2017年前十大服务供应商仅占市场份额2.9%,猎聘市占率第一也只占0.85%。
按总收入统计,2017年中国中高端人才获取服务的市场规模约为人民币967亿元,并于2022年增长至243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0.3%。按照2022年猎聘从0.85%市占率提升至3%估算,公司营业收入将达到72.99亿元。而互联网公司在马太效应的驱动下,想象空间值得我们深思。
中高端招聘服务市场的持续增长并无道理。未来供给和需求将同时增加。
作为供给端,扩招使得普通人才的供应量增加,而管理者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量也在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经济活动人口、毕业生人数、招生人数一直在保持增加。不断增加的普通人才供给也促使中高端招聘市场规模的增加。
2013年11月,我国首次提到延迟退休的相关政策,虽然此政策推进较为缓慢,但是60岁以上人员延迟退休,使老职位更新换代减速,企业员工晋升通道放缓,促进了中高端人才跳槽,从而增加了中高端人才招聘服务市场的规模。
而作为需求端,中高端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2018年3月16日,经济日报发布新闻称:我国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亿户(其中企业超过了3100万户),5年增加70%以上。需求端也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流量变现能力
我不过多讲流量变现手段,因为在这个多变的社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你有的服务我也可以有,你要钱的服务我可以免费,变现的方式一直都在变。在这个增量市场,获客成本低,流量变现的能力不重要,流量获取的能力才重要。
猎聘网能够保持营业收入、净利润、企业和个人用户数、猎头人数都在持续增加,也侧面说明了猎聘网的生态系统稳定,变现平稳有效。只要猎聘网保持自身利益与猎头利益、用户利益之间的平衡,持续稳定变现,就可以保持持续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