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定制一个幽默,幽默,能将复杂的工科知识简单化的男老师。”“亲,给我定制一个热情爽朗能与我们有更多交流的年轻女老师……”9月9号至10号是江西理工大学新生报道的日子,该校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推出“私家定制”教师形式,新生只需在报到时先填写一份“教师定制订单”,即可私家定制老师。(9月11日央广网、现代生活报)
“私家定制”的概念特别美妙,但在实际落地时存在必定难度。一个最简单的事理是,学院的老师数目是有限的,某一详细课程的可选教师也就是那么几位,再怎样“私家定制”,只是小范围的优化配置。而且,当学生提交请求后,还是由学院教学秘书等工作人员来汇总统计,再进行教师与学生的配对,这些工作人员能不能够彻底懂得学生的请求,完成学生理想中的“定制”,依然要打一个问号。
其实“私家定制”从某种水平上说,相似于目前各大学广泛实施的选课系统,每名学生依据自己的需求,在校内系统上定制专属课程表、选择讲课教师。只可是,普通大学生选课前要通过学长学姐了解每个老师的情形,依据获得的信息来进行自主选择;而“私家定制”是学院依据大学生反应的信息,为每名学生配置教师。但最后总的结果极也许是一样的:一部分有口碑、受欢迎的老师,人人都想选,但能如愿的只能是一部分人;相当一部分教师特色其实不突出,对学生吸引力普通,但既然开课了,也都分到必定命量的学生。
可见,假如“私家定制”只是在学生选课时施展点用处,那就是一个“选课的噱头”而已,何足道哉。笔者所希望的是,“私家定制”所传递的“以生为本”教育理念,能在高校的各个教学环节起到真正用处,表现高校的办学特色。这就请求校方真正珍视“私家定制”的机制配套与后期应用,别学生选完课后就弃之如敝履。
一方面,“私家定制”要保持下去而且推行开来,构成学生对教师请求的大数据。校方要把学生的请求作为教师招聘、考察的一个重要维度,通过“私家定制”指点老师教学,催促老师改良自己的教学办法、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另外一方面,要通过“私家定制”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高校风尚。假如教师在科研上的压力过大,就很难在教学中投入热情,“私家定制”的初志就很难完成。所以,校方要在管理中,让教育资源、评价机制真正向一线教师倾斜,让教师从根本上乐意扎根教室。
说到底,“私家定制”究竟是噱头还是创新,就看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应用这一机制,可否真正为学生与教学服务。(段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