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减产不减增收致富劲头——宝兴县五龙乡抗旱保收见闻

栏目:财经    来源:互联网    作者:牧晓    发布时间:2015-09-09 07:35   阅读量:11718   

五龙乡是宝兴县有名的“水果之乡”,盛产枇杷、梨子、桃子、樱桃等各色水果。加之“4·20”芦山强烈地震后成功实现连片发展的核桃、藤椒、天麻等农特产品,该乡有机特色产业也由此在该县各乡镇中展露头角。

5月下旬,正值五龙乡每年枇杷上市的时节。每逢此时,位于县城农贸市场的水果区内,总会围满前来销售枇杷的果农,而片片果林里和农家的院坝中,也总会挤满前来收购枇杷的外地客商。然而,自今年春节后至今,当地不足50毫米的降雨量,也给这里刚搬进新家,一心想增收致富的果农们增加了不少烦恼。

“虽然枇杷减产已成定局,但我们还有成片的梨子、桃子可以依靠。如今抗旱还在继续,今年实现增收致富依然可以期待。”五龙乡东风村一果农说。

枇杷减产望梨树丰收

家住五龙乡东风村9组的李先华,是一名右手臂截肢的残疾人。靠着重建的好政策,凭着不甘人后的好身手,他硬是用仅有的一支臂膀,在废墟上建起了新家。思考着如何增收致富,早日还清重建贷款,李先华将心思更多地放在了家里7亩多枇杷和1亩多梨树上。

26日上午,在李先华新家前的院坝中,从成都龙泉前来收购枇杷的陈洪云,正忙碌着接收果农们运来的枇杷。自21日来到宝兴至当日的5天里,按照不分大小,他一律以24元/公斤的价格,先后收购了500多公斤新鲜枇杷。“受今年降雨偏少影响,不仅在五龙收购量远低于往年,就连龙泉这样面积以万亩计算的枇杷产地,也受到不小影响。”陈洪运说,不过相比去年,今年枇杷收购价几乎翻了一倍,多少应该能弥补果农的一些损失。

沿着一旁山坡下的小路,在距离新家10多分钟路程的地方,找到了正在果林里寻找枇杷的李先华。“7亩多枇杷林,最多能收获300公斤左右,减产已成定局。但若能在此时把山上的水源引来,另外一亩多梨树还是有很大希望获得丰收。”李先华说。

李先华说的水源,位于枇杷林后小地名为桦楷林的山坡顶端。如要将水源引至山下的梨树林中,需要铺设近700米的平PE管道,加上配套的接头和固定设施,需要1000多元。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同行前来的五龙乡党委书记杨建学,立即为其分析起了铺设管道的可行性。李先华果林所处的位置较为偏僻,恰好错过了今年3月乡里在该村9、10组所建的近千米堰渠,如选用提灌方式,从数百米外河中取水,则又成本偏高。

为解决这一问题,杨建学表示将立即设法联系县水务部门,在近日内争取一批管道,化解李先华的生产用水之急。

多种措施抗旱保增收

五龙乡团结村有1000多亩核桃基地,为解决这里的生产用水问题,一项原本用于解决马铃薯基地灌溉用水的重建项目,在今年4月因这里在核桃林中大面积套种马铃薯得以顺利实施。

该项目共计规划了130个分别可容纳9立方米灌溉用水的蓄水池,并计划连同铺设1.2万米的灌溉用水管道。项目于4月中旬启动,水源取自距离核桃基地核心区约4公里,用于解决团结村4、5组近100户村民的饮用水问题。

通过采用管道接龙、蓄水池作为节点的方式,至本月25日,当最后一个蓄水池顺利建成,这项用于核桃基地核心区域的抗旱灌溉项目得以顺利完成。“目前该项目所建设施均已全部投入使用,极大缓解了核桃基地的旱情,保收成增收入肯定没有问题!”团结村村委会主任杨玉伦说。

与此同时,基于准确掌握更多与李先华有着相似缓解旱情所需的情况,五龙乡也将在近期采用进村入户的方式,对所有村组进行一次筛网统计普查,提前在乡一级做好抗旱灌溉项目的储备。

“只要县里的林业、农业、水务等涉农部门有相关项目,我们就将第一时间积极争取,并尽快加以落实。”杨建学表示。

在各乡镇和涉农部门极力缓解旱情的同时,宝兴县气象局也充分把握时机,利用人工增雨环节旱情。宝兴县气象局在向相关部门申请后,本月21日21点30分,在五龙乡东风村4组上空区域形成局部聚雨云层时,发射多枚火箭增雨弹,成功实现人工降雨约20毫米。  记者 孙振宇

热搜:宝兴,致富,宝兴,致富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减产不减增收致富劲头——宝兴县五龙乡抗旱保收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