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中国考古走出去】
“中国考古要有世界视野。”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和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接受采访时不约而同地说了这句话。
这种世界视野,是一种关注世界文化发展、并愿意作出贡献的责任感,是一种愿意与世界各国进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态度。
眼光从向内到向外
曾经中国考古人的目光只盯住国内,忽略甚至无视国际的学术发展进程,而这种过窄的视野无疑限制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开始陆续有了一些与国外的合作项目,邀请国外的学者和学术机构参与中国考古研究。宋新潮将这种合作称作“中国学者进入国际学术领域的快速通道”。这种“请进来”,打开了中国学者的视野,让他们了解到世界考古的发展,认识了国际上的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提升中国考古水平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王巍说:“通过请进来,中国考古界很快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距离。”另一方面,国外学者参与中国的项目,对中国文化有了研究。他们在国际舞台上讲中国故事时,“更有说服力”。宋新潮如是说。
到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后,有中国学者自发地走出国门,向世界介绍中国考古发展的现状和探索,国际学术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只不过声音还不够大,直到2013年和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召开“世界考古论坛”,改变了上述状况。该论坛由中国人定主题,并主持评选世界范围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每届论坛都有百余位国外专家学者参与,让他们切身感受和了解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和进步。
视域从周边到世界
随着经济和学术的发展,中国考古界认识到只了解自己不了解世界的局限;认识到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比较、互鉴中,才能更明确地了解人类各文明间的共性与个性;认识到只有把中国放在世界文化的大格局下来看待,才能更加清晰地认知中华文明的特质和优势。
于是中国考古开始跨出国境。第一步是在周边国家。从南亚的越南、北亚的蒙古,到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还有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柬埔寨等国。
提及中国专业机构在周边国家进行考古工作具备的优势,宋新潮与王巍有共识:第一,地缘相近,历史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学者在相关领域也积累了相当的资料和经验。第二,中国考古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逐步积累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成长起一支高水平的工作队伍。近年来,中国考古人在境外考古工作中,获得一系列突破性发现,得到相关国家学术界和民众的广泛赞誉。第三,周边国家的考古工作,尤其是历史时期考古,不能脱离古代汉文文献,中国学者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些在当地已轶或未曾记录的史料,中国有丰富的文献记载。
踩实第一步的同时,中国考古开始迈出第二步,向远离本土的更广阔天地挺进。比如肯尼亚的拉穆群岛地区、洪都拉斯的科潘遗址也都有了中国考古队的身影。王巍表示,这些“标志着中国考古视野的开阔、能力的提升,也表明了中国考古人跻身世界文明研究队伍的决心和姿态”。这些境外考古项目的开展,意味着中国考古在走出去时,学术视野不再局限于与国内课题相关联,不仅关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而且要研究其他古老的文明。正如宋新潮所说:“考古学的国际化,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让中国对世界的文化有所了解。”
目的从学术到战略
如果说中国考古走出去最初只是为了推进学术发展,那么,如今站在国家战略的角度来推进,它就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宋新潮表示,文化交流与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能够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和引领作用。他说,中国有不少诸如开矿、修路之类的援外经济项目,但在此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当地的文化遗产。他举例说,中巴公路是中国人修的,但考古是德国人做的,这会让别人认为中国只关心自己的文化遗产。“经济发展,文化跟进。”宋新潮说,中国在国外的大型工程应该有中国的考古队,这是对别人文化的尊重,这才符合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王巍也指出,相较于经济,文化的国际合作交流还是比较少的。这也容易造成一种偏见,认为中国只讲经济不懂文化。而考古走出去有利于改变这种刻板印象。他介绍,此前进行的一些考古项目,如乌兹别克斯坦开展的费尔甘那盆地考古调查发掘、肯尼亚拉穆群岛地区考古项目等,获得一批重要成果,引起强烈反响,对于增进各国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认同感、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大国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国家赢得国际话语权,提升我国学术界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通过考古走出去推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是考古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正如宋新潮指出的,目前我们对其他国家文明的知识储备、专业研究、人才培养都还不够充分,要想进入世界文明探源的前列,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