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末以来央行连续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充分体现了削峰填谷的中性货币政策思路,即会雪中送炭,但不会锦上添花。
在平静中度过年中大考后,伴随央行连续在公开市场操作上“停摆”,7月份逾9000亿资金集中到期或将成为市场新的担忧。
7月7日,据央行公告,近期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对冲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和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后,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因此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至此,央行已连续11个交易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
有业内人士指出,从连续11个交易日暂停投放、累计11天净回笼6300亿元的动作来看,央行还在延续去杠杆的态度。预计7月流动性相比6月有望边际改善,但不会太过宽松。
延续去杠杆态度
自6月23日起,央行连续11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这一态度让不少投资者再次燃起了对“钱紧”的担忧。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不必过于担心。
神州牧基金上海研究中心总经理谢伟玉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6月23日至30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是因为临近月末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对冲央行逆回购到期后银行体系流动性较充裕;而7月初暂停是因为季初信贷额度充足带来的流动性充裕。
事实上,即便央行连续多日都没有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但市场利率总体走低。从中国货币网的统计数据来看,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利率从6月23日的2.81%回落到7月7日的2.533%,其间虽有几次小幅反弹,但反弹当天其他期限的利率总体仍在下行。这一走势也正好印证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
“央行在6月上半月释放大量流动性稳定市场,所以平稳度过月末。但从央行自6月23日至7月7日连续11个交易日暂停投放、累计11天净回笼6300亿元的动作来看,还在延续去杠杆的态度。”谢伟玉分析。
浙商期货沈文卓团队也表示,6月末以来央行连续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充分体现了削峰填谷的中性货币政策思路,即会雪中送炭,但不会锦上添花。
该团队还指出,近期在市场利率下行、流动性相对充裕的情况下,央行回笼流动性是向市场传递了明确的中性信号,调整了市场对央行放水的乐观预期。
下周流动性压力偏紧
尽管月初流动性充裕,但7月还有大量的流动性回笼也不能被忽视。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7月将面临9175亿元资金集中到期。据悉,这批到期资金中,逆回购有56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有3575亿元,约七成资金量将在上半月到期。
据业内人士所述,7月15日、7月25日会有银行缴准冲击;7月17日至20日会有缴税冲击,届时也会造成一定量的流动性回笼。
面对这些情况,央行何时会重启逆回购等操作,投放流动性?
谢伟玉表示,从货币政策来看,预计央行将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过相比6月的“偏紧”会有边际改善,而且将灵活调整公开市场投放规模,以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这是去杠杆所要求的流动性环境,我们预计7月中旬有望适当投放流动性,应对阶段性流动性压力”。
从7月的流动性回笼情况来看,谢伟玉认为,本周将是7月流动性压力相对偏紧的一周,预计央行本周大概率将重启逆回购,适当投放流动性来对冲集中到期,以及应对季初缴税和银行缴准的压力。
两个风险点需注意
虽然7月流动性好于6月,偏宽松的概率更大,但业内人士也提醒投资者需警惕风险。
“风险在于两点:一是金融去杠杆,二是货币政策。”谢伟玉表示,《关于开展银行业“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53号文)要求,2017年7月15日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将自查报告报送监管部门,去杠杆还未结束。不过,6月自查对流动性影响不大。“尤其要关注7月下旬政治局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这将决定未来去杠杆的步伐和节奏,需警惕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上升带来的冲击。而在货币政策方面,投资者需关注重启公开市场操作的时间”。
国开证券研究部副总经理杜征征也表示,未来仍要高度关注监管再度强化以及央行对流动性边际上的持续收缩,维持7月仍存上调OMO/MLF利率的可能性的基本判断。“但7月资金面难现4月紧张情势。原因在于当前去杠杆进程虽然还在路上,但急剧的杠杆收缩对于金融体系冲击较大,从而会传导至实体经济,因此稳步推进去杠杆可能是首选,阶段性稳杠杆的需求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