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世界超市”义乌做强“云市场”!疫情下,这里孕育新的商机

栏目:财经    来源:中国网    作者:醉言    发布时间:2020-04-07 10:14   阅读量:18114   

虽已三月,中国超大规模的小商品出口基地之一——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们却正在经历市场的“冰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范围暴发,多国进入紧急状态,海外需求骤减,交易频遭延期,客商流动受阻,新的订单断档。

但习惯于商海搏击的义乌经营户们,早已开始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他们身后,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商城集团”)也在积极转型,稳订单、拓市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支撑小商品市场上下游产业链的200万家中小微企业、3800万采购商,反思商业形态、销售渠道、市场结构、经营手段、贸易规则……

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之一,2005年被联合国、世界银行与摩根士丹利等权威机构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摄影 龚献明

尽管国际市场的“冷风”正在7.5万个商铺和20万个经营户中传导,

但这个“世界超市”目前依然保持每日10万人次的客流。

经历淬炼的小商品市场,正在悄然寻回春天。

背水一战,把订单补回来

中国农历正月十八(2月11日)之后的两个多月,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传统旺季,国外采购商前来看货采样,国内采购商则来补货询价。

经营户的欢喜和忧愁,在高高低低的订单量之间徘徊。很多人在往年这时已拿到上百万元的订单,可现在连零头也达不到。近20年来,历经抗击非典、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还有国内同类市场涌现、各类成本不断增加等冲击,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经营户感叹“生意越来越难做”,但无论哪一回都没有这次消费端需求的戛然而止更令他们措手不及。

由于今年海外需求骤减,义乌小商品市场做外贸生意的店铺客流明显减少。摄影 龚献明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坚持到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如果我们遇到一点困难就关门歇业,那市场不早就萎缩衰败了?”白雪公主玩具店老板张小爱说。她的店铺里陈列着各种智能玩具娃娃,商品主打中南美洲市场。工厂有100多名工人。“现在正忙着做产品迭代、生产管理这些长远的事。”张小爱告诉记者,自己正重拾内贸,刚刚加倍投了研发资金,从形态、外观和功能上定制适合内销的玩具娃娃,“做好了两三个月没有海外订单的准备”。

“没有退路了,不往前走就是退步。”浩冉服饰的金晶和丈夫要背水一战,进行更大的博弈。他们埋头“憋大招”,设计8款新品,重金请广告公司做产品包装和推介计划。同时,因为国内市场习惯做现货交易,眼下的“空档”成了工厂难得的补货期,一旦疫情好转市场拐点来临,手中有货才能抢占先机。

不当“坐商”,以变化应万变

义乌国际商贸城的7.5万个商铺,牵动着相关200万家小微企业的命运。面对疫情,义乌推出促进市场繁荣第一批20项行动,涵盖拓展上游产业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等8个方面的内容;商城集团专门向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申请10亿元转贷需求,由义乌农商银行通过“市场复工贷”,为经营户和小微企业纾困。

义乌小商品市场的7.5万个商铺和20万经营户,连接的是全球200万家中小微企业、3800万采购商。摄影 龚献明

疫情之下,经营户们清晰地看到自己在国际日用品贸易链、产业链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他们开始把眼光放得更远,不甘只当“坐商”。

苗苗玩具的老板王许雪还记得17年前抗击非典疫情时,自己的内贸生意也一度停滞。为转型做外贸,她学英语、找客户,迅速打开了国外市场。眼下,无法和海外客户面对面交易,她觉得正是线上交易的契机,于是她把产品搬上网,并给各地商户寄出最新样品。

主播穿梭于义乌国际商贸城内的各家店铺,在聚光灯前直播带货。摄影 龚献明

在市场做了30年厨具生意的刘萍娟,还在社交平台上直播工厂生产实况,不断发布新产品,告诉全球的生意伙伴:困难当前,义乌仍然是货源充足的“世界超市”,中国制造的产品值得信赖。

这些在商海身经百战的经营户,以往经历市场变化时都能踩准变化的节奏,闯出一片新天地,这次也不例外。主攻高度垂直和细分外贸商品的他们,纷纷打破惯性思维、路径依赖。

经营雨具店的张吉英,舍弃了最好卖但利润较低的一款雨伞,不再“火什么卖什么”,而是转型做精品伞,新推出的刺绣伞标价超千元,在网上很受年轻人追捧。“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新的消费需求在产生,我们的机会又来了。”张吉英说。

“世界超市”常有这样的情景:“网红”主播穿梭于各家店铺,在聚光灯前直播带货;经营户纷纷把生意从线下转到线上,触网做直播销售;一些店铺正紧锣密鼓装修,以全新的形象吸引客商眼球……

网络直播销售直接在商铺里进行。目前经营户纷纷把生意从线下转到线上,触网做直播销售。摄影 龚献明

在义乌实施的“电商企业进市场”“义货网上行”“网红直播暖春”等行动中,市场正在加速回暖。“有希望,就要努力去试一下。”王许雪道出了大多数经营户的心声。

八方突围,继续与全世界做生意

“贸易不死”,这是所有活跃在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经营户、客商的默契。但传统的贸易方式和渠道越来越受到挑战和冲击,“不确定性”是必须直面的现实和常态。

“市场如果仅仅是个商品交易场所,那肯定是很脆弱的,不管怎样的危机,市场只有做到让贸易更便利、让商品的成本更低,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商城集团总经理王栋说,这次疫情让集团加速改革创新的步伐,努力成为一家“贸易服务集成商”。

2月24日,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全面开市。来自新加坡的客商潘树法(右前)在销售燕窝。摄影 龚献明

3月13日,上市公司“小商品城”发布公告,将设立全资子公司中国小商品城大数据有限公司,打造小商品城综合交易服务平台。

对市场敏感的经营户,近几年开始向非洲和南美洲国家拓市,目前已与卢旺达和埃塞俄比亚分别签下eWTP项目。届时,义乌与这两国之间,流动的不只是小商品,还有生产小商品需要的配件、辅料。在这两国,不仅将有实体的小商品市场落地,而且有物流、通关、贸易、金融等一系列供应链设施和商业服务。

海外客商进不来,他们就主动出击,把市场前移,建立经营户与海外仓的展销对接,实现采购商海外直采;海外需求锐减,他们就按其所需,办防疫物资对接会,办各类新品发布会……牢牢抓住市场的缰绳,小商品市场的参与者和管理方都在八方突围,也更加珍视市场的价值。

热搜:世界,超市,市场,商机,世界,商机,市场,超市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世界超市”义乌做强“云市场”!疫情下,这里孕育新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