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什么?
这是管理观的问题,有了清晰的管理观,才会有清晰的管理行为,也才会有合适的管理标准。
之所以关心管理观的问题,是因为在管理行为中,人们普遍存在一些误区,人们习惯性地认为一些行为是对的,另外一些行为是错的,而可能这些理解本身就是不正确的,因此导致很多管理行为无法产生有效的结果。
而组织管理观包含以下三个内容。
01
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企业的绩效包含着效益和效率两个方面的内容。
对于管理而言,我们需要有好的效益的同时又需要用最快的时间达成这个结果。
因此,无论你采用何种管理形式和管理行为,只要是能够产生绩效的,我们就认为是有效的管理行为和管理形式;如果不能够产生绩效,这个管理行为或者管理形式就是无效的,我们可以确定后者就是管理资源的浪费。
现象一:功劳与苦劳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
“我虽然没有功劳,但是我也有苦劳。”
“我没有什么惊人之举,但是我也是流血流汗的呀。”
“我流汗的时候,企业里还没有你呢!”
……
人们只是关注自己对于企业的付出,但是不关心这样的付出是否真的产生绩效。很多人的衡量标准是他自己的付出,而不是付出的效果。
换句话说,人们常常以苦为乐,认为付出就是对得起组织,但是我们都很清楚,只有功劳才会产生绩效,苦劳不产生绩效。
现象二:能力与态度
一家企业里有一个小李、一个小刘。
小李是一个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员工,每天都早来晚走,经常加班加点;小刘是一个准时上班准时下班,从不加班的员工。结果,小李得到表扬,成为优秀员工,而小刘没有。
但是,你也许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小李的表现恰恰是能力不够的原因,而小刘的表现正说明他的能力可以胜任这个岗位,完成任务。
其实,关心态度还是关心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我们不能够正确对待能力和态度的关系,过多关注态度,结果就会导致组织中能干的人干死,不能干的人活得很好。
原因是你关心态度而不是能力,让态度好的人得到肯定,结果导致大家关心态度,而不愿意真正地用能力说话。可是,只有能力才会产生绩效,态度必须转化为能力才会产生绩效。
现象三:才干与品德
德与才的取舍中人们希望德才兼备,如果两者不可兼得人们选择先德后才。品德和才干一直是对于人才评价的两个基本面,几乎所有的人都告诉我他们会选择德才兼备的人。
我很愿意同意这个选择,但我们面对的事实是,我们所面对的下属,一定不是德才兼备的。在这个前提下,我再问如何选择,结果80%左右的人选品德。
但是我们必须知道,才干才产生绩效,品德需要转化为才干才会产生绩效。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会更加注重才干的评价而非品德的评价。
对于品德与才干这个问题的选择上,在两种情况下却必须强调以德为先:
第一种情况是招聘人员的时候
我们需要首先考量这个人的品德,关注他的价值取向,才能不是优先考量的条件;
第二种情况是提拔人员的时候
我们也需要首先考量他的品德,因为这个时候能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能否带领大家走在正确的路上。
02
管理是一种分配
管理其实很简单,它只是需要做一个分配就好了,就是分配权力、责任和利益。
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必须把权力、责任和利益等分,成为一个等边三角形。在管理上出错基本上都是没有把这三样东西分成等边三角形。
没有责任,人是无法真正激发出能力和热情,也无法真正发挥他的作用。
03
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管理是服务,最直接的意义就是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我们知道管理与经营是管理者需要具备的两种能力,经营能力就是选择正确的事做,管理能力就是把事做正确。
从这个意义上说经营是第一位的,管理是第二位。
我们的大部分企业还在薄利多销的经营水平上,但是很多这样的企业竟然开始了流程再造的努力,结果一定是亏损!
当一家企业的管理水平超过经营水平的时候,这家企业离亏损就不远了。
鼎 捷 软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