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结束并关井 。图为通道阀门被关闭。 中新社记者 朱夏 摄
举世瞩目的我国首次南海可燃冰试采取得重大突破,7月9日,第一口试采井全面完成预期目标后,正式实施关井作业。自5月10日试气点火以来,该试采井已连续试开采60天,累计产气超过30万立方米,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
然而鲜有人知,可燃冰试采到第三十三天的时候,由于突如其来的台风造访,试采险些戛然而止。“如果我们不是在全球最先进的中集‘蓝鲸1号’平台上,换成其它弱一点的平台,当天凌晨可能可燃冰试采就得宣告结束了。”中石油可燃冰试采项目经理王友华回想起当天的台风还心有余悸。
6月12日凌晨3点,强热带风暴“苗柏”造访我国可燃冰试采海域中集“蓝鲸1号”平台,风力突然增至12级!长117米,宽92.7米,高118米,排水量7万吨的中集“蓝鲸1号”钻井平台,在惊涛骇浪中就像一片叶子。早晨6点,“苗柏”走了,但平台仍然牢牢钉在工作海域,可燃冰试采一秒也没有停顿。王友华说,这在他近30年海上钻井职业生涯中是没有过的。
除了在12级台风中起了关键作用的DP3动力定位系统外,中集“蓝鲸1号”还身怀许多绝技: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电缆拉放长度达120万米,2万多个探测器遍布平台各系统,可智能监测管理各种危险源,是目前全球作业水深、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与传统单钻塔平台相比,中集“蓝鲸1号”配置了高效的液压双钻塔和闭环动力系统,可提升30%作业效率,节省10%的燃料消耗。
中集“蓝鲸1号”托举我国首次可燃冰试采,可谓国之重器初露锋芒。这样的高端海工装备,已成为保障国家战略能源供应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
近10年来,中国海工制造快速发展,海工装备市场份额已经逐步超越过去的领跑者——新加坡和韩国。目前,中集来福士在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全球市场份额从零到27%,在建深水平台数量世界第一。此外,大船重工、中远船务、招商局重工、上海外高桥、振华重工等骨干海工企业,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但是,中国海工在崭露头角之际,也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海洋工程装备等战略性产业来支撑;另一方面,中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还需爬坡过坎,走出既有库存压力。在这个关键节点,既要清晰定位其在国家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也要在政策上施展组合拳,帮助其去库存、渡难关。相信这样的战略性产业,会成为未来中国制造“走出去”和开展“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原标题:海上堡垒 托举可燃冰试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