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古诗词现代打开方式

栏目:财经    来源:互联网    作者:宋元明清    发布时间:2017-05-19 09:26   阅读量:17627   

□耿银平

白居易名作《琵琶行》,是许多中小学生必背的经典。但是600多字的长诗,也是“背哭”了一代又一代人。不过,最近有一批90后艺术生把《琵琶行》改编成了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视频一上传网络就被点爆了。此事近日受到多家媒体关注。

这个流行歌曲视频中,有跳动感的说唱音乐,有俏皮可爱的动漫形象,有优雅的传统唱腔等等,别说是“00后”的孩子喜欢,连年近天命的笔者,都产生了情不自禁的文化冲动和审美愉悦。一边看,一边听,600多字的古诗,就这样不知不觉灌溉进心田。让传统文化得到了现代化传承,让人们得到了丰厚的精神营养和文化价值。

时尚化传播也是更为深刻的解读方式。我们用时代价值、文化观点,对古诗词进行二度创作和演绎,用国际化的心态认识唐朝的白居易,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立足实践,跨越时空,这种解读能让传统文化得到更为形象和深刻的理解,给人们带来更为丰厚的精神思考和文化营养。可谓“一举多得”。

古诗词等传统文化当然是美的,但因为距离我们年代久远,让喝着“互联网墨水”的青少年们瞬间接纳,仅凭强迫式学习是不行的,这容易激起逆反心理。怎么办?就要在转化形式、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介上多下功夫:用青少年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承,用孩子们更愿意欣赏的语言和格调来打开。就像今天的这个创新,显然就会更有效,更有时尚意义,更有活力。

总有人担心,创造性转化会弄伤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灵魂。这种担心也是一种好心。但不要忘了,传统文化如果仅仅停留在过去时,和现代生活距离很远,就会在遗忘中生出僵化。因为它没有及时吸纳时代营养。所以,我们才积极倡导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继承,让“文化老树”长出新枝。

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只要我们有虔诚的文化敬畏心,善于吸纳文化精髓和营养,古诗词等文化转化都能做得非常好。比如岳飞的《满江红》、李白的《将进酒》、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都曾经改编成流行歌曲。还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经典也都在文化产业化开发中,得到了“复活”,重新成为人们的挚爱。

要多用时尚光鲜的方式,传播和打开古诗词等传统文化,使之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发展中,吐故纳新、辞旧迎新,走向更绚烂的明天。

热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古诗词现代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