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治霾京津冀能向珠三角学点啥?调结构是“法宝”

栏目:财经    来源:互联网    作者:山歌    发布时间:2017-02-06 10:40   阅读量:11752   
治霾京津冀能向珠三角学点啥?调构造是“宝贝”

资料图:2016年12月31日,雾霾覆盖北京,北京八大处公园的缆车“在雾霾中穿行”。中新社记者盛佳鹏摄

2月5日,被雾霾覆盖多日的北京迎来蓝天白云,空气质量为优;但河北、河南和山东部分城市空气仍然为重度浑浊到严重浑浊,长三角部分城市为轻度或中度浑浊,珠三角空气质量为优或良。

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珠三角区域6项空气浑浊物年均浓度达标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其中,年均PM2.5浓度34微克/立方米,比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低32%;2016年在气象不利情形下,空气质量持续改良,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而在京津冀,这个数值是71。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说,珠三角在2000年左右就提出大气复合型浑浊,开始考虑PM2.5问题。“那时还未公布监测PM2.5,但减排方案已开始实行。广东用了十几年时间获得今天的提高,这速度比英、美、日都要快。”

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率先“整体达标”,其治霾经历在京津冀管用吗?

“调构造”是珠三角治霾“宝贝”

环保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以为,每个区域的大气浑浊成因,都不过乎产业构造以重化工为主、能源构造以煤炭为主、交通运输方法以柴油为主、管理和执法不到位等,“这些问题是共性问题”。

关于珠三角区域率先达标的治霾经历,刘炳江主要归结为三点。一是产业构造调整比较到位。目前珠三角没有钢铁企业,没有大的重工业企业,从2000年开始重化工比例不只没上升,还在下降。“珠三角产业慢慢升级,跟发达国家走的门路基本上是一样的。”二是能源调整比较早,实施比较到位。珠三角煤炭消费量在我国事最早下降的,从2005年起,全国天然气消费量珠三角是最高,“机动车浑浊控制也是行之有效”。三是领导珍视、管理比较到位。“珠三角环境执法、环境管理政策落实比较好,许多有益于环保的政策,首先是在珠三角构成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完成“阅兵蓝”就借鉴了珠三角经历

“‘十一五’国家863筹划设立的‘重点城市群大气复合浑浊综合防治技术与集成示范’重大项目,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大气浑浊控制技术研发项目,在珠三角地区建设了我国首个大气复合浑浊立体监测预警系统。”日前,在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与科技日报社联合召开的雾霾防治专家座谈会上,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说,“珠三角区域大气浑浊联防联控支持技术研发与运用”等项目又列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持筹划,珠三角大气浑浊防治科研成果和实践,不只对区域需求做了很好布局,并且与高水平专家团队树立了长久联络,为我国深刻推进环境科技创新及环境管理提供了经历与借鉴。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科技部还联合环保部等8部门组织实行《增壮大气浑浊防治科技支持工作方案》,展开国家科技筹划兼顾试点工作,重点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3个区域大气浑浊防治协同创新,集中展开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技术研究。其中,科技部、环保部、广东省政府亲密配合,集中优势科研力气展开珠三角区域大气浑浊综合防治研究与实践,树立全国第一个大气浑浊联防联控技术示范区,引领珠三角空气质量连续改良。

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教授说,挥发性有机浑浊VOCs是PM2.5和臭氧管理的关键浑浊物,深圳在管理VOCs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从2008年开始,深圳连续做了三次VOCs排放调查,“已特别明白我们做了什么事情,排放量从多少降到多少”,接下来要考虑的是氮氧化物与VOCs协同减排关系,既下降PM2.5又控制住臭氧浑浊。“这都需求增强城市间互相学习,及科研单位科技的支持。”

据介绍,珠三角空气质量改良科研成果为全国迅速实行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提供关键性技术支持,也为其他区域大气浑浊防治提供了先进经历和示范,使京津冀等地区树立信念。如依照支持改良区域空气质量目的,中国环科院牵头构成了京津冀大气浑浊防治研究协同创新体,冲破北京市浑浊源解析等关键科学问题,为“APEC蓝”“阅兵蓝”空气质量保证提供了重要支持力气。

京津冀削除的只是“僵尸”产能?

“如今,京津冀区域环境质量是有改良的,这说明办法是有用的,方向是对的。”郝吉明说,但在产业构造调整中发现,京津冀实际产量并没削减,部分地区削除的是“僵尸”产能。

夏季是雾霾管理的最大挑战。如今,国家正加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夏季错峰生产力度,抵消供暖带来的新浑浊物排放量。“从评价情形看,重浑浊期间这些错峰生产城市用电量下降幅度不大,仅10%左右,有些企业不降反升,未落实错峰生产请求。”陈吉宁说。

正如珠三角治霾经历,陈吉宁强调,京津冀要提高“五化”水平,即科学化、系统化、法治化、精致化和信息化。“环保管理历来都不是靠蛮干,必须是有序、科学的。”去年入冬后,深圳等城市也出现了雾霾。“我们在研究评价,看是极端天气带来的,还是没有干活,没有采用科学、过硬办法带来的?广东是前者,对后者,我们要催促这些地方加大管理。”

热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治霾京津冀能向珠三角学点啥?调结构是“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