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退伍老兵勇担监测重任忠于职守书写大爱忠诚

栏目:财经    来源:互联网    作者:文辉    发布时间:2015-03-31 12:54   阅读量:12990   

“如果没有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我和同事肯定种了更多的绿树。”张树涛说。地震时,正与同事在宝兴县穆坪镇烈士陵园山坡下栽树的他被滚落的泥石砸伤,身旁的同事不幸被掩埋。

带着伤痛,冒着生命危险,他用双手刨出了被掩埋的同事。他,就是张树涛,一名用行动书写忠诚的退伍老兵,一名普通的园林工人。震后,这位担任起S210线烈士陵园段地质灾害隐患点交通监测员重任的老兵,忠于职守,让90余名群众安全撤离。

临危受命

勇担监测重任

在“4·20”芦山强烈地震中,位于宝兴县穆坪镇的烈士陵园段出现大面积滑坡,形成了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于震后该处隐患点地质极不稳定,为确保道路交通和群众出行安全,设置交通监测员无疑是必要的。这个重任最终落到了张树涛身上。

接到命令时,坚守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张树涛没有丝毫犹豫,爽快接受了任务。经过培训,拿到培训资格证的他自信满满地“上岗”了。也就从这一天起,平日里就认真、执着的张树涛就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守护着烈士陵园山下十多户村民,守护着过往车辆和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每天风雨无阻坚守岗位的日子里,张树涛的口袋里总会揣着一支笔和一个小小的笔记本。翻开已显得有些破旧的本子,排列有序的日期未曾漏过一页,而每一页上也清晰地记录着他在该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观测到的数据资料,以及在监测过程中学到的方法。

每天至少在陡坡走来回走上4次,对于今年已54岁的张树涛而言,无论从体力还是意志上都是严峻的考验。在这一过程中,他的脚踝曾因为扭伤肿胀如馒头一般大小,手也被锋利的钢筋网划出一道道血红的伤口,让人不忍直视,但他却从未退缩过。

“当监测员两个多月来,张树涛比以前瘦了十多斤。” 对于这位多年的老同事,张树涛的工友们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凡遇到下雨天,或接到暴雨预警信息,他往往都彻夜难眠,非得到监测点上确认安全了才肯回去休息。”

对于这样的评价,张树涛微笑着说,“这份工作责任太大,想到那么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都交给我了,我会感到重任在肩。只要我还有一天在这个岗位上,就会继续坚守到底!”

坚守岗位

用生命守护生命

7月10日,连续下了三天的大雨终于停了。就在人们纷纷为天气终于放晴,可以方便出行高兴之时,张树涛始终难以安下心来,“这个时候往往容易出现危险状况,我一定要去看看。”在给家人留下一句嘱咐后,张树涛出发了。

当日下午3点20分,他如往常一样爬上了烈士陵园旁的山坡,查看隐患点的地貌。也就在他爬至坡顶的铁丝网那一刻,张树涛突然发现,铁丝网附近的土壤有了裂缝,最宽处已有近8厘米,且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是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情况,多半会出现塌方。”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张树涛的心骤然紧了起来。

在迅速下山的同时,他拿出配发的对讲机连声高喊,通知山下正在地灾隐患点施工的工作人员:“山上有裂缝,正在不断扩大,立即转移山下所有群众!速度要快!”与此同时,他又迅速拨通了穆坪镇镇政府的电话,报告了可能发生的灾情。

心急如焚的张树涛跑下山后,立即奔向位于隐患点斜坡下的居民住房,疏散群众,并不时站在道路中间拦阻车辆和行人。在与随后赶到的镇干部确认危险地段的群众全部撤离至安全地带后,张树涛才最后一个离开。

“轰隆隆!哗……!”就在人们撤离至安全地带后不到10分钟,烈士陵园地质灾害隐患点发生了山体塌方,泥土挟裹着大大小小的石块往下掉落,所到之处瞬间被泥石填满。

就在人们正要松一口气时,一阵“咔咔咔”的巨响再度传来,几间原本相连的房屋被滚落的泥石流硬生生地扯成了两半,一半直立着,一半被掩埋。经事后测算,此次垮塌的泥石流方量达7千多方。

周围的群众纷纷上前对张树涛表示感谢,可他没有停留,而是又冒着生命危险,爬到了刚刚滑坡后的山坡上查看灾情,“这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责任!”

记者 孙振宇

热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退伍老兵勇担监测重任忠于职守书写大爱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