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财经观察:中国发展世界机遇——中国资本出海扬起“共赢帆”

栏目:商业    来源:东方网    作者:宋元明清    发布时间:2017-06-17 14:46   阅读量:13675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财经观察:中国发展世界机遇——中国资本出海扬起“共赢帆”

新华社记者

600多年前,郑和率船队从中国出发,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开启了贸易繁荣。如今,从亚洲到非洲、从欧洲到美洲……中国通过投资为全球经济输入动力与活力。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日前发布的《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国际投资复苏乏力,发达国家在全球投资流出量中所占比重显著下降。2016年,全球对外投资下滑2%,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劲升44%,达到183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

在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国际经济学讲师盖里雄·伊基亚拉看来,中国经济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具有重要影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需要中国的投资和援助来实现本国的发展目标。

由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州森大集团合资建设的肯尼亚特福陶瓷厂,距离肯尼亚首都内罗毕70多公里。走进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现代化的陶瓷机械装备及宽敞的厂房。生产车间里各种设备马力全开,当地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打包产品,准备发往肯尼亚各地及东非其他国家。

特福陶瓷肯方管理人员艾伦·奥盖塔说,中国企业生产的瓷砖精美质优,印花图案多样,很受当地客户欢迎,经常供不应求。不仅如此,特福陶瓷还为肯尼亚培养技术人才,已为当地带来1500多个工作岗位。

伊基亚拉认为,中国在非投资不仅给当地带来了紧缺的资金,还有产业技术、就业机会和经验等。通过在当地创造大量就业,中国投资为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注入了强大动力。

2012年成立的巨石埃及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巨石埃及”)是在埃及开展业务较早、投资金额较大的一家中资企业。巨石埃及副总经理杨继祥介绍说,巨石计划投资5.7亿美元,在埃及建设一个年产20万吨的大型玻璃纤维生产基地。如今,前两期合计年产16万吨玻璃纤维的生产线已经建成,设计年产能4万吨的三期项目将在今年建成投产。

随着巨石埃及业务的不断扩展,其埃及员工团队也在不断壮大。杨继祥说,巨石埃及秉承员工和公司共同发展的管理理念,在加大投资的同时确保埃及员工平等享受增长红利。目前,公司员工中中层管理岗位本土化率超过60%,一线岗位本土化率达到97%。

据埃及投资总局统计,截至2015年底,在埃及投资的中国企业已超过1000家。

今年初,中国共享单车公司ofo和摩拜先后进入新加坡市场。截至今年5月,仅ofo一家在新加坡的累计注册用户数就达到10万,日订单量达到2万。在新加坡,被戏称为“东南亚版滴滴”的移动出行服务平台Grab正在大展拳脚。这家公司早在2015年就获得了中国同行滴滴出行的投资,将快车、专车、顺风车、拼车等新的出行模式带给了当地居民。

据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经商处提供的数据,2016年中国对新加坡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为42.05亿美元,占中国对东盟投资流量的45.2%,占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总额的28.9%。

在欧洲,中国投资的身影也随处可见。源自中国的初创公司蔚来汽车在德国进行绿地投资,其产品市场定位是高性能智能电动汽车。公司设在慕尼黑的全球设计中心目前有108名员工,来自26个国家,其中四分之一是德国员工。

2016年,山东绿叶制药集团收购瑞士Acino公司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透皮释药业务。绿叶制药德国公司总经理约尔格·沙伊德勒说,中国股东很务实,绿叶的速度、活力和对产品的理解让德方叹服,“绿叶是战略投资者,并非财务投资者”。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6年中国对德投资流量为29.45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258.6%,投资存量达88.27亿美元。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第一总经理贝诺·彭泽认为,随着“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以及“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企在德投资必将进一步增多。

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博认为,中国对外投资模式已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对外投资结构也在从资源和技术向第三产业升级。他强调,在当前“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的背景下,中国通过扩大对外投资将起到引领世界经济的作用,这将是“非常大的贡献”。(执笔记者:欧阳为;参与记者:金正、毛晓晓、郑凯伦、李晓渝、乔继红、钱铮)

热搜:世界,世界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财经观察:中国发展世界机遇——中国资本出海扬起“共赢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