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之窗 - 财经信息聚合平台
中国财经之窗

新生代作家如何书写中国故事?

栏目:商业    来源:互联网    作者:子墨    发布时间:2016-08-28 08:16   阅读量:12373   

【摘要】 26日上午,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携手在北京国际图书节暨图博会现场举办了一场文化交流活动“时代之新与写作之变——新生代作家五人谈”,近年来颇受业内和读者肯定的5位青年作家付秀莹、任晓雯、石一枫、杨庆祥、双雪涛共聚一堂,就“时代与写作的关系”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新生代作家如何书写中国故事?
新生代作家如何书写中国故事?
新生代作家如何书写中国故事?
新生代作家如何书写中国故事?
新生代作家如何书写中国故事?

在这个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新生代作家应该如何书写中国故事?

26日上午,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携手在北京国际图书节暨图博会现场举办了一场文化交流活动“时代之新与写作之变——新生代作家五人谈”,近年来颇受业内和读者肯定的5位青年作家付秀莹、任晓雯、石一枫、杨庆祥、双雪涛共聚一堂,就“时代与写作的关系”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通过普通人的历史折射一个国家的历史”

创作与理论兼长的任晓雯认为,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所有的故事都已被写过,所有的人性亘古不变,而社会和写作的更新主要缘于观念的更新。“因此写作是一项以不变应万变的事业,这就是永远的现实主义。”

她还透露,自己的新作《好人宋没用》已经结稿,计划明年出版。这部23万字的长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位苏北女人在上海艰辛打拼、立足生根的故事。“她像很多中国人一样,熬过了战乱、饥饿和种种社会动荡,也像很多中国人一样,在勤劳善良之中不乏怯懦和精明、悲欢与坚忍。我是想通过一个普通人的历史折射一座城市的历史,甚至一个国家的历史。”

“中国故事在我们耳鬓厮磨的生活中”

刚刚获得首届“茅盾文学新人奖”的付秀莹说:“其实中国故事并不在别处,恰恰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耳鬓厮磨的生活中。小说家所要做的,是发现、描摹,以中国的美学方式写出隐含其中的人间味。采中国风,写人间味,这是一个小说家的理想或者说标准高度。目前我们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对价值观的探讨和书写才成为文学最独特的价值”

有“新一代顽主”之称的石一枫则表示:“纯文学式微了,影响不了那么广大的人群了,也让很多人认为过去坚守的东西都失效了,但我觉得,恰恰是因为今天这个时代,对价值观的探讨和书写才成为了文学写作最独特的价值所在。且不说这是作家对时代和社会所应该负担的责任,就是和影视、游戏这些新兴的娱乐形式相比,文学也恰恰因为远离了大资本、大工业的运作模式,才天生地和思想的自由表达、深度探索有了更紧密的联系。”

“艺术是在可怕的疏离中创造出来的”

擅长“另类青春”题材的双雪涛感慨道:“写作是与影子跳舞的工作,一不小心弄得人不人鬼不鬼,成为无知无畏、无父无友的游魂,可艺术正是在这可怕的疏离中创造出来的。”

双雪涛说:“现在的文学作品,很多都没什么意思,是很乏味的东西。他们告诉我有些乏味的东西很深刻,我是不怎么相信的,小说从诞生伊始就不应该是乏味的东西。我们经常会讲这个小说写得很深刻,有心理学、哲学、符号学、逻辑学,我是不太认这些东西的,这些是给人研究的,但最重要的是素材自己本身要鲜活。如果自己没有讲故事的冲动,我绝对不会写。”

“背离固有文化观念,确立新的文化坐标”

本次对谈的主持人、茅盾文学奖最年轻评委杨庆祥总结称:“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担当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的使命时,往往会背离固有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框架,在一种更具有世界性的文化视野中来观察自我和世界,并因此确立了一种崭新的文化坐标,这就是文化更新的秘密。” 他认为新的隔绝、固化、浅薄和新的进步、创造以及革新总是相伴而生的。

展望

中国故事 且听新生力量分解

据主办方介绍,近年来十月文艺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一批70后、80后作家的重要作品,如徐则臣的《耶路撒冷》、任晓雯的《生活,如此而已》、石一枫的《世间已无陈金芳》、杨庆祥的《80后,怎么办》等,付秀莹的《陌上》和双雪涛的《聋哑时代》也将于近期面世。在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选中,《耶路撒冷》进入前十,同样由青年作家创作的《六人晚餐》、《认罪书》进入前二十,充分显示了文学新生力量的实力。“这些年轻作家正在逐渐成为中国文坛的主力军,再也不能说他们是被遮蔽或被忽视的一代,这是我们组织这次座谈的初衷,希望通过他们的新思维,为写好中国故事找到新思路。”

本组文/记者 崔

热搜:故事,作家,故事,作家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新生代作家如何书写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