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调研,偶遇一贫困村民。无意间,笔者在其安居房墙壁上看到一条小裂缝,善意提醒说:“政府给你盖了新房子,你要好好爱护,赶紧维修一下吧。”没想到,这位村民不屑地来了一句:“政府会来修!”
调研中,发现有这种想法的贫困群众不在少数,这不得不让笔者深思。
近年来,西藏全面推进精准扶贫,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从中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之路。但也有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甚至产生了“任何事都会有政府来管”的依赖心理。
笔者认为,由于历史、地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因素,西藏脱贫攻坚难度会逐年加大。一些贫困群众缺乏脱贫致富的志气和信心,缺乏勤劳实干的精神,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各级政府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必须高度重视这类问题。
笔者认为,解决这类问题,不仅要让贫困群众“富口袋”,更要从根本入手,全力做好“富脑袋”工作,切实帮助这部分群众树立信心、鼓足干劲、迎接挑战。
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提不起来,再多的扶贫举措也终将成为“空招”。信心扶贫是精准扶贫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帮助贫困群众不断提升科技、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要深入宣传党的各项扶贫政策,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各级党员干部的鼎立扶持及各项优惠举措等一切有利因素讲清楚、讲透彻,让贫困群众看到希望、树立信心、把握机遇,敢于同命运、同贫困作斗争。
我们要明确,不仅要支持贫困户必需的资金和技术,还要更加注重思想上、精神上的帮扶,把“我要脱贫”作为强大的动力,大力宣传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民族精神,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劳动观、发展观,引导贫困群众正确看待贫困,使脱贫致富奔小康成为自觉行动,树立战胜困难的坚强斗志。
要用群众身边的典型引导、鼓励困难群众。近年来,西藏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了大量的先进典型,总结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要坚持让这些先进典型和好经验成为“指路灯”,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做有参照,并从中真切感受到发展的好处,结合自身实际,走出属于自己的致富路。
物质扶贫一时,思想扶贫一世。农牧区贫困有先天不足的客观原因,而思想观念上的落后则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经济上的贫困不可怕,思想上的贫困才最可怕。只有把外界干预、智力输入与群众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结合起来,长期坚持、久久为功,才能使扶贫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